第116章 贾诩心疑
- 三国:开局一张顺手牵羊
- 麟之章
- 2522字
- 2024-09-15 22:38:37
事实上,陈封等人尝试策反贾诩,本就是一种死马当活马医的行为。
无论贾诩接不接受陈封的书信,陈封等人都不会有太多的损失。
而一旦贾诩因为自身利弊,最终答应了陈封等人的谋划,后续陈封等人奇袭长安将会得到一股极其强大的助力。
……
次日,十二月二十九日,陈封派去的使者也进入了贾诩大营之中,将一封书信交给了贾诩。
贾诩虽然有些疑惑,但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他本人也对荥阳城内的陈封感到很是好奇,遂接过了陈封的书信,简单地阅读了一番。
陈封寄去的书信也没有提到太多内容,首先是简单地恭维了一番贾诩,随后谈论了一番董卓的为人和长安的局势。
剩下的内容中,陈封也并没有明言让贾诩率众投降他们,而是在书信中提到董卓的未来不会太好,如贾诩这样的聪明人,应当留有一条退路,方才能不被大势所牵连。
在信的最后,陈封则再寒暄了一番,便没有再多提。
阅读完陈封的信件后,贾诩先生只是露出了嘲讽的笑容,随后便将信件丢在一旁,没有再理会。
以贾诩的智慧,他自然是清楚陈封寄来这封信件的目的是什么。
用一些遮遮掩掩的话语,就想让他贾诩为之动摇,却也还是太小瞧他贾诩了。
但半天过后,贾诩却再次将那封信件捡起,本来轻巧的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由于没有战事,贾诩在营寨之中实际上是比较有空的。
在空闲时间,贾诩也抽空分析了一番当前局势,并对自己所处的势力进行一段简单地推演。
但越是推演,越是复盘,贾诩就越是能回想起陈封在信中描述的内容。
长安有变,归根结底,贾诩也发现这段时间以来发生了太多不同寻常的事情。
其一,就是陈封部这支一万多人的部队,突然从外州进入了直隶,还占据了荥阳城。
但陈封部抵达荥阳城后却没有了其他的动作,这样的行为看起来让人觉得很是迷惑。
其二,驻守弘农的四大将领,董越,张济,段煨与李蒙四人自从十二月左右被叫回长安之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返回。
虽然四人的军队都有副将在帮忙操持,但副将的能力和威信却远远比不上这几位董卓军中的大将。
一个月的时间下来,不少士兵根本就不是副将能够管理得动的。
再加上士兵们胡作非为的多了,现在各个城市之中的防备怕是降到了最低。
其三,也是让贾诩本人也感到非常不喜的一件事情。
长安城中的太师董卓,明明一直大权在握,现在却不知道是犯什么心思,居然要逼迫天子退位,自己成为皇帝。
这个消息贾诩是在十二月末得知的,当时的贾诩也是万分惊愕,对董卓的荒唐感到了无比不解。
不仅如此,贾诩也有些想要质问朝堂上的大臣们,为何能同意董卓如此的胡作非为。
当然,贾诩也只是在心中起了一些波澜,在表面上,贾诩可完全没有对抗董卓的意思。
就现状来看,董卓即使不称帝,在长安城中,董卓依然是名副其实的第一人。
只是,先前的动作好歹还有一个权臣的影子,在先前的朝廷中也不是没有那种权倾朝野的大臣。
但想要废除皇帝,自己称帝的权臣,在整个大汉历史上却只有一人,那就是王莽。
最终王莽的结局如何,贾诩自然是清楚无比。
眼见董卓也要如王莽那般行事,贾诩心中也有些不安。
当初跟随王莽的部下,其结局可并不是那么好。
再联系上前面的两点,贾诩猛然间发现,董卓称帝,似乎在背后还有人在进行操手。
似乎还有一个更大的阴谋,在远处的长安城中逐渐展开。
这样的猜测和推想让贾诩不寒而栗,再加上陈封等人的暗示,贾诩更是如坠冰窟。
由于一切都没有被证实,贾诩也只能是将信将疑。
但各种巧合让贾诩明白,陈封的提醒或许也并非毫无道理。
他确实应该为可能发生的大变进行准备了。
否则,别说他能否还有现在的权利和富贵了,一旦董卓倒台,身为董卓旧臣的贾诩,极其有可能遭到其他人的清算。
即使贾诩并没有如李儒那般做出各种残忍的行为,但只要贾诩是董卓的部下,他在关外诸侯眼中就已经是一个非常不安分的人了。
细思极恐之下,贾诩最终也开始进行了一番谋划,并将陈封寄给他的书信保存了起来。
相比起对形势一知半解的他,贾诩认为远道而来,却按兵不动的陈封或许对局势有着更多的理解。
既然对方给自己递了橄榄枝,贾诩也乐意接受对方的好意,作好迎接剧变的准备。
至于说陈封的提醒最终是错误的,长安城中董卓称帝最终顺利的进行了,董越等将领也都回到了弘农郡的话。
贾诩的准备或许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但并没有与陈封等人确切勾连的贾诩,也不会有什么风险就是了。
就这样,贾诩的心思也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改变,他屈身于董卓势力,本就是算得上是一个巧合。
背部背叛董卓,对于继续而言并非是一个难以作出的决定。
董卓不死,他贾诩也没有背叛的需求。
但董卓倒了,这个凉州军的集团首脑倒了的话,他这个普普通通的将领可就要另谋出路了。
……
新年之际,贾诩军和陈封军两边也都是相安无事。
由于两边的某种默契,贾诩这边也放弃了对荥阳城进行骚扰,陈封也默契地让斥候们撤回,让双方都过了一个还算和平的新年。
与此同时,贾诩也在对自己的亲信们进行了一番叮嘱,静待后续长安方向的消息。
董卓称帝,不管最终结局如何,长安那边都一定会传来或好或坏的消息。
而贾诩后续的抉择,也跟长安方向的消息息息相关。
本质上来说,贾诩本来也不是董卓的死忠,面对复杂的局势之时,你让贾诩给一个死掉的人尽忠,本就是一个不太可能的事情。
就这样,两方部队顺利地度过了一个没有战事发生的春节。
而在另一边,长安城中,王允也已经将禅让仪式的各种布置给安排完毕。
李儒作为王允的副手,也在一旁监督了王允的一举一动,但他依然没有看出什么破绽。
暗地里,王允也已经将自己的亲信,以及他策反的吕布和李肃二人都安置在了禅让大典之中,并进行了一番完整的计划。
事实上,王允策反了身为董卓贴身侍卫的吕布,想要拿下董卓的人头本就是轻而易举。
但王允并不满足只要董卓的命,他要的,是彻底让胡作非为的董卓势力彻底消失。
除去董卓以外,王允还将董卓信任的将领们也安置在了禅让大典上。
这自然不是什么好意,只要时间一到,王允就会让李肃带着城卫兵将董卓和董越,牛辅等董卓亲信一同杀死。
没有了首领的董卓势力,短时间内将会陷入极大的混乱。
而王允,也就有了可以肃清朝堂,清算董卓部的机会了。
就这样,一月三日的清晨,太阳从东边缓缓升起。
而成功长安城中,也充满了一股诡异的气氛。
王允等朝廷大臣,也于这一天,和李肃,吕布等人,前往董卓府邸,将董卓接到了前往朝堂的马车之中。
一切都在按照计划进行,董卓的寿命,也终于是迎来了最后的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