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清点收获

通过两位将领的汇报,陈封也终于是彻底确定,先前围攻郑县县城的敌军已经是分崩离析,郑县在短时间内已经没有了威胁。

不过,考虑到这些敌军大多数只是逃跑了,但并没有被歼灭,其在离开后很可能会对百姓下手。

陈封也并没有露出如释重负的神情,反而是对张辽和吴懿说道:

“我们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虽然敌军已经被彻底瓦解,但他们的残部依然会对百姓们产生影响。”

“吴懿,张辽,你们二人各带三千士兵,将那些还在郑县范围内的敌军全部歼灭,勿要让他们继续在郑县内为非作歹!”

吴懿和张辽也顿时领命,不管是先前斥候的报告,还是先前的守城战中,他们都明白牛辅军对百姓的危害有多大。

二人领命之后,也都带着几千部队分别从北面和南面出发,前去清除那些可能还在郑县范围中的敌军。

至于说郑县之外,那可就距离郑县县城太远了,陈封的兵力不够,没有那份实力去插手其他县的防务。

待两位将领领兵离去后,陈封叫上典韦,点兵四千,前去西城外将那些没有了战斗力的敌军收为俘虏。

一方面是四千军容规整的军队,一方面则有着典韦这个杀气勃勃,如同无常一般的猛人。

这些被饿得几乎没有了力量的士兵们,也都不敢再展露出兽性,纷纷向陈封军进行了投降。

在投降的士兵之中,陈封愕然发现居然还有一个校尉存在。

这个校尉说来也是不幸中的万幸,他在先前与同僚内战途中被对手打败,但他却侥幸躲了起来,并没有被同僚的兵马当场击杀,现在反而成了陈封手中第一个被俘虏的校尉。

不过,他很不幸,如果他是其他军队的校尉,如张绣部,董承部这些军队的校尉,或许陈封还有意招揽。

但这个校尉却是牛辅旧部的校尉,先前更是带着部队在军队中做出了各种惨无人道的事情。

陈封不管是于情于理,他都没有一丝想要招降眼前这个校尉的心思。

陈封也是当即令典韦将此人拿下,并将他捆绑了起来。

作为他们此战擒获的最高将领,陈封也还是想出了招降以外的好处。

陈封准备在后续前往长安城的时候,让这个校尉在长安城中被当众审判,一来可以弘扬士气,二来则可以借此获取长安城中诸公的好感度。

三来嘛,陈封也可以借助公开审判,来慰藉那些被牛辅军祸害的老百姓们。

事实上,陈封本人心中也是有一些愧疚。

再怎么说,也是他夺取了郑县县城,牛辅军才会放弃了底线,对附近的普通人直接下手。

若他是没有夺下郑县县城,或许长安城附近的老百姓就不会遭殃了?

这个想法在陈封心中淡淡浮现,但陈封也明白,这样的猜测并没有任何用处。

身处乱世之中,即使他不夺取郑县逼迫牛辅军回撤,牛辅军也依然会祸乱四周的百姓。

但陈封的心中却依然有着一定后世的道德观念,用牛辅军高官的生命来慰藉那些遇害的无辜之人,这是陈封现在勉强能做到的事情。

……

张辽军和吴懿军直到傍晚才彻底撤回,并汇报了他们此行的战果。

张辽带兵追击的北面的敌人,一路上他确实是抓住了不少内战结束后仓皇逃离的敌军。

粗略估计,也有一千多人,并也在其中抓住了一个校尉。

让张辽感到好笑的是,这个校尉看起来非常贪生怕死,在被张辽击败的第一时间,这个校尉就立刻向张辽投降了。

张辽考虑到这好歹是个校尉,也算是一个比较大的官职了,也就没有直接击杀,而是将其俘虏了回来,交给陈封处置。

陈封对此也非常满意,能多审判一个罪恶深重的校尉,他自然也是非常乐意的。

另一方面,追击南面敌军的吴懿则仅仅只是打败了几股人数只有几十人的流寇,这些流寇似乎也是牛查的部队,但他们却是逃兵。

至于说牛车的大部队,吴懿就是抵达了郑县边境,也没有找到牛车军的影子。

对于牛查军的走脱,陈封也感到非常遗憾。

他最遗憾的,无疑还是没有抓住作为牛辅军首领的牛查。

在他看来,牛查此人作为先锋将军,是必须要为那些无辜百姓谢罪的。

作为一军主帅,牛查却约束不住部下,让士兵胡作非为,即使看起来牛查部似乎没有参与劫掠百姓,但其罪过依然是首当一指。

可以说,如果不是牛查非要带着部队回来反攻郑县县城,这沿途以来的普通人绝对不会遭受那般浩劫。

毕竟当时牛查军的粮草本就不多,牛查完全可以直接解散掉一部分军队,再行军逃离。

陈封军非必要情况下也多半不会去围堵牛查军,届时牛查依然可以顺利带着七千部队成功撤离。

但牛查能力不咋样,野心却不小,竟然还想要夺回失手的郑县县城。

为此牛查在进军郑县的时候带上了远远超过他们粮草能供给的军队数量,一路上对百姓们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最终的结果,牛查本部反而还损失了两千多士兵,更是丢掉了一大堆攻城器械,在陈封看来牛查的举动完全就是得不偿失。

不过,牛查的举动也让陈封意识到,有多少粮,待多少兵的必要性。

强行带上一支超过自身补给需求的部队,即使人数很多,但战斗力或许反而会大打折扣。

……

郑县攻防战结束后,陈封军也清点了一番物资和此战的收获。

首先,经此一战,他们让原先有着六万规模的牛辅旧部彻底消失了,现在还面前有编制的,也就是狼狈逃脱的牛查军。

而陈封方面也抓了许多俘虏,即使先前经过了数轮大战,但陈封军也依然抓到了3000多个俘虏和两个校尉。

各种中下级长官更是不在少数。

陈封对于这些俘虏暂时也没想到太好的处置,他让吴懿带着两千士兵看守住这批俘虏,并只给他们提供了勉强饿不死的粮草,准备让这些俘虏当作备用。

除去俘虏外,陈封军这一战最大的收获,还是莫过于军备物资上的缴获了。

这支牛辅军的残部毕竟是正规军出身,他们用的装备和盔甲居然比陈封具的还要好上许多。

再加上这支残部中有大概一万多人彻底折在了郑县县城下,陈封军一番搜刮之下,居然也整理出了足以武装一万个士兵的装备。

这样的缴获数量虽然比不上郑县县城中的储备,但对于家业不多的陈封而言还是一笔不错的收获。

除去常规的装备外,各种攻城器械,对于陈封军而言更是一份大礼。

由于陈封军根基不足,他们在攻城方面实则一直都比较薄弱。

这主要还是因为陈封军中的随行工匠太少了,造不出一些复杂的攻城器械。

但这一次现成的攻城器械却是送上了门来,算是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陈封军的不足。

当然,陈封也是打定了主意,非必要的话,他还是不愿意让自己麾下的部队去进行攻城战的。

三国史上的各种大型战役都告诉我们,想要攻打下一座重兵把守的坚城,起码也要一年的时间。

……

2月9日,战斗告一段落的陈封军也再次派出部队,打通了和长安之间的联络。

而陈封也收到了王允的信件,信中提到让陈封带着部下前去长安领取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