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小迷妹

吃过晚饭,村长将王卓一行人安排到他儿子的新房。

新房是全木制结构,是个小二层,上面两间卧房,下面三间卧房,正好够五个人住。

回到自己的卧房,王卓脱下外套,搭在床边。

因天气渐热,又没有风扇、空调,也不像府里有冰块,他只能把里衣也脱了。

这样,会凉快一些。

刚脱下里衣,就听见“嘭”的一声。

门被人从外面推开了。

“我不是故意的!”

“我什么都没看见!”

昭阳公主捂着眼睛,又偷偷地虚开两指,看着王卓一件一件把衣服穿上。

这家伙,真是块冰疙瘩,一点反应都没有!

心里正嘀咕,耳边便响起王卓冰冷的声音:

“进来先敲门,难道这规矩没人教你!”

原本昭阳公主还有点愧疚,但听到王卓这话,公主脾气瞬间上来:

“你一个大男子怕什么,还怕本姑娘把你吃了不成?”

“你若是觉得吃了亏,改日你来我房间,也不用敲门。”

王卓冷哼了一声,没有继续和她纠缠:

“说正事。”

“哼!”昭阳公主同样冷哼一声回应,“我找你是想和你商量一下救灾的事。”

说着,就轻轻把门关上。

刚关上,耳边就传来王卓冷漠的声音:

“救灾不是我的事,你回去吧。”

冷面热心的家伙……昭阳公主笑着在圆桌旁坐下:

“我知道你心里想帮,也有办法。”

“过来商量一下。”

王卓没有说话,系上腰带,默默在圆桌旁坐了下来。

昭阳公主早已习惯,开门见山道:

“我在宫里处理过河南的相关奏折,对河南南部的受灾情况比较了解。”

闻言,王卓有了兴趣:

“详细说说。”

昭阳公主调皮地看了王卓一眼,含笑道:

“河南受灾灾民一共27万余户,共180万余人,其中成年人口135万余人,未成年人口中五岁以上者33万余人,五岁以下者14万余人。”

“赈灾的标准按照大口每月六斗,小口每月三斗,五岁以下的小孩不与。”

“另外,每户人家每月还有2钱银子。”

“总共,朝廷每月会给河南调拨赈灾粮91万石,拨银5.4万两。”

“按理说,若这些赈灾粮正常发放,根本不会出现‘灾民’一说。”

“即便中间官吏层层贪污一些,也不至于出现灾民流离失所,饿殍遍野的情况。”

王卓点了点头:

“经手的官员贪得太多。”

他前世非历史爱好者,但对历史多少有一些了解。

换作前世历史中的明朝,根本不可能按月救灾,都是按次救灾。

而每次救灾的量,也就相当于这一世每月救灾的量。

倒不是说这一世的皇帝比前世明朝皇帝开明,仅仅是因为国力、财力较前世明朝同期,强了百倍不止。

主要原因还是归结于商业繁荣,工业也有了工业革命的苗头。

即便如此,朝廷每月发放下来的救灾粮也只够老百姓吃个三分饱。

昭阳公主接着道:

“这一月的赈灾粮,大约中旬到开封府,你想个办法,把这些救灾粮都发放到灾民手里。”

王卓沉思了片刻:

“办法倒是有,只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都听你的。”昭阳公主罕见地主动让步。

她知道,在外面,王卓各方面的能力都比她强上不少。

赈灾这事,交给他办,绝对没问题。

对于昭阳公主的反应,王卓略感诧异。

这时,门外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姐夫。”

“进来。”王卓语气平和,不像对昭阳公主那般冰冷。

惜春推门而入,见昭阳公主也在,有些意外。

王卓问道:

“找我什么事?”

惜春关上门,落座到王卓旁边,语气轻柔道:

“姐夫,那个…你能不能帮一帮哪些灾民?”

王卓一本正经道:

“那不是我的义务。”

“可,可你是想帮他们的,对吗?”惜春歪着脑袋,含情脉脉地看着王卓。

“想帮和帮是两回事?”王卓看着她,郑重道,

“惜春,情可以有,但不能多,要学会控制,要理性。”

“你选的这条路,一旦多情,会要了你的命。”

“哦。”惜春点点头,眨了眨眼睛,“姐夫,你会帮他们的,对吗?”

这脑回路……王卓不由得笑了。

昭阳公主也笑了:

“你姐夫早就答应帮了,他在故意给你上课呢?”

惜春笑道:

“我就知道姐夫会帮,姐夫是外冷心热,看起来冷漠,其实比谁都好。”

“我也喜欢听姐夫讲道理,我知道姐夫是为我好,不像哪些自以为是的儒士,空谈大道理,又不干实事。”

昭阳公主朝王卓笑了笑:

“恭喜你捡到一个小迷妹。”

说着,起身回房去了。

惜春也笑着追了出去:

“昭阳,你竟敢笑话我,给我站住!”

王卓笑着摇了摇头,自己起身去把门关上。

然后,宽衣解带,上床睡觉。

所谓睡觉,也只是躺着。

他得好好计划一下,如何将赈灾和探查左、右布政使的底细结合在一起。

想着想着,大脑越来越清醒,又开始翻来覆去睡不着了。

“河南地处中原,这些大户就是有钱,宰了他们一千多万两,还不见有人来找我卖地。”

“估计这两年,这些人靠天灾又发了一笔国难财。”

“必须得让他们吐出来!”

………

想着,想着,天边渐渐发白。

天亮了?

王卓打了个哈欠,见房间里的蜡烛已经燃尽,庄子里也开始四处有鸡报晓。

哎……

王卓叹了口气,起床,穿衣,来到屋外。

然后,扫了一眼四周,最后落在房顶一角。

不一会儿,一身着黑色斗篷的无面人,出现在王卓面前。

王卓道:

“你回开封去,让刘管家以最快的速度准备50万石麸糠。”

“告诉他,我十天后要用。”

无面人点了点头,应声去了。

………

接下来的十天,王卓一行人都在巡视河南南部的庄园和土地,顺便也巡察了河南的卫所。

十天后,王卓一行人回到开封府,王府。

此时,正值十五,月圆之夜。

刘管家来报,50万石麸糠已尽数齐备,都存放在郊外的庄园里。

刘管家走后,王卓便将房门关起来,开始给黛玉写信。

与此同时,神京王府,黛玉也打开窗,借着月光,在琉璃灯下,开始给王卓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