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赐教
- 渣男灭我满门?重生后我嘎他全家!
- 一碗蛋花汤
- 2009字
- 2024-12-08 15:05:09
反而是漫不经心的问:“宋姑娘觉得,我应该回去吗?”
宋缨挑眉。
没想到他会问自己。
凭心而论,其实这件事对于谢玄来说,没有坏处。
皇帝为人精明,二皇子党和太子党一直是鹬蚌相争,而皇帝就在中间渔翁得利。
他将一手帝王的平衡之术玩得炉火纯青,这其中的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过是他手里的一枚棋子。
二皇子是,太子是,朝中的满朝公卿是,至于谢玄……
那更是。
而这颗最大的棋子,却不听皇上的摆弄,上次那位公公过来,谢玄并没有听他的说出他们想要听到的话,皇帝想必是生气的,所以才不再管他的态度,直接派人放出消息,闹得满城风雨,这明显就是在下达一个表态。
那就是谢玄的选择不重要。
这条船,皇上已经把跳板铺好了,他上得上,不上,也得上。
根本没得选择。
所以,既然没得选,那为何不快快乐乐的合作呢?
殊不知即便皇上没有动手,萧家不也是准备向谢玄动手的吗?
这样的人,给他们一点教训,也没什么。
但是宋缨没有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毕竟,这只是她自己的一点私人想法,因为两世的经历,让她下意识将人心想得黑暗,也下意识喜欢把事情往最坏的一面想。
谢玄可能不是这样。
皇帝毕竟是他的亲兄长,他对皇上有感情,这是自然的。
不想被皇帝利用,也是自然的。
所以……
宋缨笑道:“王爷若是问我,我自然会回去,可我不是王爷,我的选择也不能代表王爷的选择,做人唯心,知行合一,只要王爷心里快乐,又哪需要去管别人的想法?总之这些年您一直漂泊在外,根基不在京城,皇上难道还真会不顾手足之情,怪罪于您?”
谢玄微怔。
他看着宋缨,心里是有些意外的。
并非意外她所说的选择,因为,不管是哪一种选择,其实他都考虑过。
回与不回,于他来说并不重要。
他意外的,是宋缨后面的那一段话。
是啊。
他的地位已经如此超然,在这满朝文武当中,除了皇帝,哪怕是太子的身份也不可能越过他,而皇帝不管对他有多忌惮,只要他没有真的行谋反之举,就算是皇帝再不喜欢他这次的选择,也不可能真的杀了他。
那他还有什么好顾忌的呢?
谢玄笑了。
他觉得自己有一叶障目的嫌疑。
想得太多,反而忽略了最基本的东西。
他拱手对宋缨做了一揖。
“多谢宋姑娘赐教,本王明白了。”
宋缨脸色微变,有些不好意思,堪堪的侧身避过了他这一礼。
她尴尬道:“王爷,我只是随口一说,你别当真。”
谢玄挑眉,“为何不能当真?”
宋缨:“……”
她不知道怎么说了。
谢玄又道:“宋姑娘真知灼见,不知道比那些朝中大臣好了多少,谢某今日能得宋姑娘点拨一二,就如拨云见月,颇有顿悟之感,看来以后谢某还真要跟宋姑娘多多往来,或许能从宋姑娘的话语间寻得一二契机。”
宋缨:“……”
她的脸颊已经烧得滚烫。
“王爷,你……”
你再说,我就真的不理你了。
后面这句话,到底带了些撒娇的成分,宋缨没有说出口。
谢玄却仿佛已然懂了她的意思,爽朗的笑出了声,倒也没有再逗她,而是从座椅底下拿出纸笔,就铺在大腿上,提笔书写起来。
他的手很稳,哪怕马车颠簸,下笔却也没有一点意外。
很快,一行小字就写好了。
谢玄将那张纸裹成一个圆柱,也塞进那个圆筒之中,随后递了出去。
外面,流风接过,驱马离开。
宋缨眨了眨眼。
刚才,谢玄在写那封回信的时候,没有避着她。
她看清楚了。
谢玄写的是随波逐流,随遇而安。
她心中微动。
他是真的将她的话听了进去。
这场风雨,是皇上挑起来的,无论他做什么,其实都没有用。
皇上很强势,摆明了车马是要他当他的棋子,供他驱使,没看见即便他不回京,这满京城关于萧家派人刺杀他的事也传得沸沸扬扬吗?
既然如此,那么他又何必再做什么?
不帮忙,也不否认,就让这场戏随着皇帝的编排演下去,他虽为棋子,却也不是棋子,只要他人不在京中,那把火即便烧得再旺,也很难真正烧到他身上去。
这样想着,宋缨眼中的笑意又深了几分。
对谢玄除了同情,更多了几分佩服。
京城。
皇帝很快就收到了谢玄的回信。
这封信当然不是通过正大光明的手段拿到的。
毕竟,那八个字,谢玄也不是回给他的,而是回给他在京中的眼线。
说是眼线,可这个眼线,却又是皇帝知道的。
谢玄明知道皇帝知道这个眼线,却还是回了这八个字,明着不是给皇帝的信,暗中,又岂能不是故意传达给皇帝自己的态度?
果然,皇帝看见了这封信,十分生气。
但在生气的同情,又暗暗松了口气。
谢玄没有按照他所预想的,回京来告御状,彻底扳倒萧家。
但也没有反驳他的行为,告诉世人刺杀他的并非萧家派来的刺客,而是他皇帝派出来的人。
皇帝当然不会单纯到以为谢玄会不知道,那些人是他派出去的。
毕竟,他们是亲兄弟。
互相忌惮的同时,也互相了解。
谢玄甘愿成为他手里的一把刀,只是不亲自杀人而已。
没关系。
只要他是那把刀……就够了。
想到这儿,皇帝的眼眸微狠。
上次中毒事件,他发现二皇子的势力比自己想象的要深,简直大到了足以与太子媲美的程度。
他心中大震,在削弱了二皇子势力的同时,也不由暗暗猜想,二皇子只是一个皇子,靠着中宫皇后的支持,就能将自己的手伸得这么长,那太子呢?
身为明面上的储君,许多时候,他不在京中,一切便由太子主事。
他会不会趁这个时候大肆揽权,收买朝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