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十日。
“十王府”如今已正式更名“未央宫”,一应殿宇楼台之上,青瓦换成了黄瓦。
为了加强府中防卫,魏朝还特意让人在未央宫外挖了一条一丈宽的护城河,只留下东西南北四个出入口,各派内侍厂卫严格把守。
骆思恭在外城划了一块地,拆迁了十几户民居,招募了一批工匠,派了一队心腹旗校在现场监工。
他本人也时不时亲去现场巡视,三王宅的修建进度很是迅速。
内廷新中枢“内侍两院”,在朱常洛的授权和王安的努力建设中,也逐渐有了模样,初步完成了定人、定级、定岗等工作。
三件事都得到了高效执行,究其原因,大抵是因为办事员都隶属于内廷,其权力来自于皇帝本人授予,因此对皇帝亲口交代的差事,都能不遗余力的完成。
但其实也是“人力、物力、权力”的相互配合在起作用。
……
未央宫。
典客厅。
朱常洛坐在主位,堂下两侧分别坐着三位亲王,也是朱常洛的三个异母弟。
朱常洛端起茶碗轻吹了一口,袅袅水汽中,他微眯着眼,轻酌茶汤。
片刻后,他放下茶杯,向同样放下茶杯的三位亲王温言笑道:
“各位弟弟,为兄今日叫你们过来,是有一事相商。”
朱常洛故意在称呼上拉近距离,以期能在接下来的对话中增进些人情味。
瑞王朱常浩拱手道:“不知皇兄所言何事?”
另外二王也面露好奇之色。
朱常洛手指在茶桌上轻点,想了想,开口道:
“自从先帝龙驭上宾,这世间就剩咱哥几个血缘最近。”
“所谓长兄如父,我有责任为你们今后的生活做些考虑,因此为兄有话也就直说了。”
“本朝在太祖爷时期,诸藩王领兵在外,节制三司,有戍卫中央之责,因此得以开府、赐田、赐三卫。”
“但自从成祖爷奉天靖难,迁都北京后,诸藩王便逐渐取消了三卫。”
“不仅无权领兵,也无权节制三司,终身被圈在王府里,一辈子都难以踏出王府一步。”
“为兄近日多方探寻,听说在外诸藩不仅要被地方官克扣宗禄,还要被人像看犯人一样监禁在王府里。”
“诸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王府胥吏便打着藩王旗号肆意行凶,败坏藩府名声,无论什么脏水都泼到藩王头上。”
“被人监禁一辈子就够苦的了,还要无端承受脏水,有苦难言,有冤难说,想想都让人窒息。”
说到此处,朱常洛表情凝重的摇了摇头。
三人还未曾就藩,并不知道就藩亲王的真实生活状况,只是听着朱常洛的说辞,脑海中便浮现出了就藩后的场景,想一想只觉遍体生寒。
朱常洛继续说道:
“本朝宗藩条例变了又变,但总归是有所依据。”
“亲王岁禄一万石、郡王岁禄五千石……”
“但这些都是字面规定,自成祖爷开始,宗禄发放就已经开始半米半钞了。”
“咱大明的宝钞是个什么东西,各位弟弟心里清楚,发了等于没发。”
“而那半数的宗禄,也会因为各种原因,延缓发放、折扣发放、甚至不发放。”
“听说有些郡王,一年到手的宗俸还不到三百两,日子过成什么样,可想而知。”
说到此处,朱常洛拿起茶杯抿了一口,不动声色的观察起三人面色。
只见三人均面露凝重之色,眼中似乎有些困惑。
他们只知道外地藩王被朝廷严格监管活动范围,但却不知道活的如此辛苦。
朱常洛见铺垫的差不多了,开口说道:
“京师繁华热闹,有天下所有的珍奇玩意儿,若能留在京师,何必去往外地?”
“为兄为三位弟弟建了新宅,若你们愿意留在京师,为兄可担保,你们每人每年到手的宗禄,不会低于五千石。”
“当然,若你们执意要远离京师,前往外地就藩,为兄也不拦着,如何选择,交给你们。”
说罢,朱常洛拿起茶碗,细细品尝起来。
瑞王朱常浩看了看另外两位亲王,面露挣扎,随后硬着头皮说道:“不知皇兄能否让我们考虑考虑?”
朱常洛笑道:“当然可以,一个月的时间够不够?若不够,两个月、三个月,什么时候想清楚了,给为兄回个准信儿就行。”
此事商讨完毕,朱常洛朝门外说道:“李进忠,替朕送三位亲王回皇城居所。”
门外闻声进来一人,微微躬身,满脸笑容的道:“奴婢遵旨。”
“请三位王爷随奴婢一道,府外已经备好了马车。”
三王依次向朱常洛行礼:“皇兄留步,臣弟等告辞了。”
朱常洛微笑着点了点头,目送三人离开。
……
御书房。
朱常洛坐在书桌后,正一笔一划的写着信笺。
“谕辽东经略熊廷弼:
“朕闻后金兵锋甚利,善于野战,辽东新募之兵未经三载操练,绝难与之对敌。
“辽东局势非朝夕可解,卿要做好打持久战之准备。
“上月朕遵遗诏,发帑银二百万用以犒军,朕有惑,欲向卿请教。
“未知辽阳米价一石几何?出山海关每行百里运米一石耗粮几何?
“辽阳本月天气几何?雨否?雪否?风否?
“卿躬几何?每餐进米几许?
“纸短情长,惟念卿安,盼复。
“万历四十八年九月十二。”
写好了信笺,朱常洛拿过“皇帝信宝”的印章盖在了手谕上。
而后轻轻吹干墨迹,仔细折好,装入信封,用火漆封缄。
朱常洛想了想,提笔在信封上写下:
《谕辽东经略熊廷弼》
一切准备完毕,朱常洛将信函递给王安,吩咐道:
“派东厂中腿脚最快,办事最精干之人充当信使,把这封信送去辽阳,亲手交给辽东经略熊廷弼,等他回信后再把信送回来。”
“切记,这封信除了熊廷弼之外,任何人不准拆、不准看、严禁传抄。”
王安恭敬的双手接过,承诺道:“奴婢明白,一定督责到位。”
朱常洛想了想,又道:“叫人把昨日内阁拟的奏疏条票呈上来,朕要抽几本看看。”
“是。”王安面色如常的回复道。
近日以来,朱常洛一贯如此。
昨日拟好的奏疏条票,今日抽几本翻阅一遍,没问题就发给秉笔太监抄写,有问题就直接在条票上涂抹批改,而后发给内侍抄写。
这是保证皇权不失的手段之一,前几任皇帝就算再不理朝政,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