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史铁生的散文集。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
    文集13.2万字
    20.5万人气
  • 会员
    唯一无删改、原汁原味鲁迅的文字,市面上最通俗好读的鲁迅版本!1936年10月,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为"扩大鲁迅精神的影响,以唤醒国魂,争取光明"编印了鲁迅逝后第一版《鲁迅全集》。《全集》由蔡元培任主席的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负责编校,编辑委员有蔡元培、马裕藻、沈兼士、茅盾、周作人诸先生。《全集》总目以鲁迅亲定的著述目录为基础,增加了译作部分,并力求各册字数大致相当。全书大致分创作、古
    文集450万字
    13.8万人气
  • 会员
    这是一部蔡澜先生写给所有人的生活美学之书。在书中,他谈酒,谈茶,谈花,谈猫,谈男人,谈女人,谈爱情,谈读书,谈旅行,谈美食,谈自己喜欢做的事,谈生活的意义……无所不谈。文字至真至纯,活泼有趣,短则数百字,长则千余字,看似散漫琐碎,实则深藏智慧与巧思,常有新见,深得明清小品文精髓,自成一派。使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同时深切感觉到蔡澜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文集9.1万字
    11.6万人气
  • 会员
    如果说余华的小说是享誉世界的伟大作品,那么散文则更加体现了他的艺术思想,最接近现实生活中的余华。本书是余华的散文作品集。分为“一个记忆回来了”“文学·音乐·旅行”“活着,为了讲述”三大章节,包含对往事的追忆与深思,对文学和音乐的独到见解,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对整个社会和历史的反省。正如余华所说:“这就是我的写作,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出发,经过政治、历史、经济、社会、体育、文化、情感、欲望、
    文集11.4万字
    10.9万人气
  • 在历时五年的“世界文学史”课程中,木心曾应听课生再三恳请,于1993年3月7日至9月11日,以九堂课的半数时间,讲述了自己的文学写作。其全部内容,包含在陈丹青的原始笔记中。2013年初,依据这五本听课笔记,《文学回忆录》出版了。出于当时的顾虑,陈丹青没有收入九堂课的相关内容。近经商酌,为读者考虑,仍以他的笔记为依据,编成《木心谈木心》一书,是为《文学回忆录》补遗。《木心谈木心》面世,应是大可寻味
    文集8.5万字
    10.9万人气
  • 会员
    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终于写作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本书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书中痛苦回忆;他在书中深刻
    文集37.8万字
    9.8万人气
  • 会员
    1936年10月,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为"扩大鲁迅精神的影响,以唤醒国魂,争取光明"编印了鲁迅逝后第一版《鲁迅全集》。《全集》由蔡元培任主席的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负责编校,编辑委员有蔡元培、马裕藻、沈兼士、茅盾、周作人诸先生。《全集》总目以鲁迅亲定的著述目录为基础,增加了译作部分,并力求各册字数大致相当。全书大致分创作、古籍校辑、译作三大部分。各部分内容按时间先后排序。全书
    文集20.3万字
    9.7万人气
  • 会员
    绝无仅有的精美版本,凝萃大师的精气风神精选30篇散文、收录全部课标名篇,最具诚意还原丰子恺大师漫画清新、自然的本色。
    文集6.6万字
    8.9万人气
  • 会员
    《史铁生作品全编》收入史铁生的全部作品,约三百万字,估计编为十卷。以原《史铁生作品系列》七卷为基础,加入新整理的史铁生遗作重新编辑。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有深度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文字简洁优美,承载丰厚,极具思想和艺术价值。
    文集218万字
    8.9万人气
  • 会员
    《弘一法师全集》共四册,内容包含弘一法师讲经说佛的文字、以及他的书信,另外还包括法师出家前谈艺的全部文字。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法师的书信部分,书信大多是写给友人的私人信件,有的信件同时随附明信片,所以有些书信在正文内容结束之后,另有法师的“附白”或“又白”等另附的内容。个别书信因保留不全,无法查证收信人姓名,遂本着求真、求实、求全的做事风格,将此类书信中现有内容编入书中,以期读者能看到法师的最
    文集36.7万字
    8.7万人气
  • 会员
    朱丹红编写的这本《张爱玲:倾世倾情半生缘》是“倾城才女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传主张爱玲,现代著名女作家,旷世才女,被胡兰成称为“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张爱玲:倾世倾情半生缘》以散文诗般的语言,再现了张爱玲不世的才华与孤傲的气质,特别是对她与胡兰成与赖雅的两段感情经历进行了细腻婉转的记叙,使人读来感慨万千。
    文集12.3万字
    8.6万人气
  • 会员
    这是著名作家刘恒、苏童、老鬼、叶兆言、哲夫联袂向读者推荐的一部文学佳作。1997年,著名作家周梅森以描写当代生活的长篇小说《人间正道》夺得国家图书奖和五个一工程奖两项国家级大奖。然而,周梅森更重要的艺术成就是他的历史小说。早在10年前,著名评论家、中国作协原党组书记唐达成同志就指出,“周梅森的历史小说大有茅盾写《子夜》的气魄”。著名作家哲夫则在一篇文章中真言不讳地说:“放眼当今文坛,写中国旧事能有
    文集24.7万字
    8.5万人气
  • 会员
    《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作为五四时期启蒙一代人精神的刊物,该刊收纳的文章均由当时中国杰出的知识分子所创作,可以说,《新青年》是那个时代追求觉醒的青年必读的刊物之一。正如陈独秀在《青年与工具》一文后说:“此文竟于发热剧烈时力疾为之,以践本志之约。其诲不倦重然诺如此。全文无一语非药石。我中国人头脑中得未曾有,望读者诸君珍重读之,勿轻轻放过一行一句一字也。”《新青年》杂志中发表的每一篇文章,均振聋发
    文集19.1万字
    8.5万人气
  • 会员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的散文集代表作之一,处处透露着作者浓郁的乡土情结。1934年,沈从文回乡探母,目睹沿途风土人情,见证昔日如诗如画的美丽家园呈现凋零、衰败,陡生悲凉,遂将一路所遇的风景、人物和发生的事倾诉于笔端,写成《湘行散记》。作者用自然质朴的文笔,将湘西历史沉淀下来的古朴气息,湘西人的单纯和厚实,以及自己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浸溢在字里行间,谱写成一首哀婉凄美的田园牧歌,读来令
    文集13.4万字
    8.5万人气
  • 从1935年初入文坛到1960年猝然离世,在大约二十五年的时间里,加缪以手记的形式记录下对创作和人生的思考。他总共写了九本学生用的练习簿,内容包括文学、哲学、政治、关于人类命运的观点,以及写作计划、读书随想、风景、游记、交往等,将作为艺术家、作家、哲学家的加缪之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行所为,通过简明扼要、澄澈如水的文字呈现给读者。
    文集22万字
    8.4万人气
  • 会员
    季羡林经历过人生的大苦大悲,生命的跌宕起伏。然而先生的一生,不争不辩,不怨不艾,满怀天真,执着自己的执着,安于当下。是世界上仅有的精通于吐火罗文的几位学者之一,同时又用质朴的文字向世人传达一个理念——心安即是生命的归处。本书旨在阐释先生的生命智慧,从谈人生的意义到分别谈读书、处世、行走、当下、孤独、生死等跟大家密切相关的生命话题。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愿我们能了悟人间万相的本真,拥有应对世事的智慧。
    文集32.8万字
    8.4万人气
  • 会员
    朱自清的一生著作27种,近200万字,除了散文,他的诗歌、文艺批评和学术论著等均有传世名篇。书中精选了他的散文、诗歌、教育杂文、文学批评等各类型的经典篇章,从朱自清风格迥异又至情至性的文字中,体会他的匆匆流年,清浅人生。
    文集14.7万字
    8.3万人气
  • 会员
    二十九篇激情演讲,数百个生活难题。朱国华教授锁定了一些高难度的人生逼问,把自己抛入一片片古老的思想战场,关于生命的意义,关于知识的可能,关于道德与事功,关于幸福与死亡……这些追问历经数千年人类文明而仍无最终谜底示众,于是在一个工业化和市场化时代里,如果没有被人遗忘,就可能致人茫然。
    文集6.4万字
    8.2万人气
  • 会员
    《你是人间四月天》遴选林徽因的诗歌、散文、小说、书信、剧本、译作,忠实原作风貌,力求还原才女林徽因的精神世界,反映那个时代的真实性,堪称是一部集精美、阅读价值、收藏价值于一体典藏读本。林徽因是一位中西文化融合造就的新文化女性,她以与新文学共体的方式,张扬着自我的独立品格,激荡着青春气息与时代风云的美丽人生,通过这部作品,让我们有幸见识她有别于传统“象牙美人”的迷人风采。
    文集13.3万字
    8.2万人气
  • 会员
    这本书集合了以韩寒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为基础的杂文,评论时事、人文、电影、艺术、赛车等等。什么样的事让韩寒有直指人心的气魄;什么样的人会引起韩寒的注意;什么样的电影值得韩寒一说。韩寒说:没有分量的文字是没有力量的。
    文集6.9万字
    8.1万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