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先管理好你自己,才有资格实施逆反

说实话,若你嘴上没几把刷子,腰上没几样武器,你凭什么指望上司稀罕你?综观职场上混得好的“香饽饽”们,个个都有几样绝活,有的是口吐莲花会说话,有的是人情练达会办事,有的是学富五车技术一流,有的是世事洞明人品过硬,有的……总要有杀手锏的,才能屹立不倒。所以,向上管理,也要修炼自己。

1.做下属的最高境界是:我办事,您放心

这是发生在台湾职场的一个真实案例,一个小助理凭借“我办事,您放心”的杀手锏麻雀变凤凰,成为职场励志的经典案例。故事是这样的:

几个月前,台湾某著名学者的研究团队来了一位新的研究助理,当时这位资历颇深的老教授正在筹办一场著名的学术研讨会,邀请了好几个内地学者访问团来访。这位教授有好几个助理,因为事务繁多,每一个助理都忙得团团转。有一天,老教授接到电话通知说有一批大陆教授没有拿到入台证,来不了台湾。听到这个消息老先生就慌了,他快速跑到助理室,问各位助理现在该怎么办。几位助理你一言我一语的,意见纷纷,像往常一样在焦急地等待老先生做出指示。见此状况,老先生只得理性地说,比较重要的是牵涉到经费的订房、车辆都先改,赶快去打听一下改订的事情吧。话音刚落,只见那位新来的小助理镇静地说:“不用打听了,我都订好了。”

老先生很纳闷,忙问为什么,小助理娓娓道来。当初没有人跟他明确地说有几个人要来,只说“大概”如何如何,所以他就自己假设几种状况,多问了几家,分别都做了保留,只要再打通电话就好。这位新助理的气定神闲的表情,让学者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麻烦到此并没有结束,研讨会前一天,大陆学者有的从北京直飞,有的从广州转香港飞台湾,带头的团长自己却从昆明一个人过来,接机助理忙得人仰马翻,最后只好由老先生亲自出马去桃园机场接机,但此时他人在三峡的“国家教育研究院”,车子留在和平东路的师大,又是一桩麻烦事,老先生正忧虑着要如何赶去机场,这时候那位新来的小助理又作出了神一样的补救:他拿了一个防水数据夹给先生,里面有一沓文件,还有两张千元大钞。老先生惊奇地问:“这是做什么呢?小助理交代说,里面有接机的注意事项、访客名单及接机分工表,那笔钱则是零用金,这个防水资料夹他准备了好几份,负责接机的人都有一份,先生您是最后一个领数据夹的人。然后他递给先生一支笔说,老师,您也要签名以示负责。先生又问,那么里面那张台北县地图是做什么用的呢?小助理说是给访客了解台北用的,让他们可以去除环境的陌生感。老先生心悦诚服地点点头,称许他做事周到,然后就搭出租车赶去机场,结果到了机场翻开皮夹却没有足够的钱支付车资,想到防水夹里有零用金,恰好解除了当下没钱付账的窘境。资历颇深的老教授在心里默默感谢那位小助理,确实能够替自己分忧解劳,他简直太伟大了。

这时候,老教授脑海里想起一句话:你办事,我放心。这句话,是多年前他的一位师长毕业前给众弟子的赠言。师长说,步入社会参加工作,成绩不再重要,能力也能培养,最难能可贵的是能让人信赖,最难做到的是知所进退,拿捏份际。如果哪一天你的老板对你说“你办事,我放心”,那你就离成功不远了。而谁能做到替上司分忧解难,那就是成功的向上管理。

这次接待工作完成后,老教授就提拔小助理为高级助理。很多老助理都不服,但教授在总结会上高调宣布原因:他办事,我放心。

是的,无论在任何性质的职场,上司最喜欢的下属永远是这样子的:他办事,我放心。领导喜欢解决能力强,顺境时能锦上添花,逆境时能雪中送炭的下属,这些职员能想上司所未想,急领导之未急,只要有他们在,就不会出乱子,一切都四平八稳的。这样的下属,换你是领导,你也视为珍宝。

领导也是凡人,需要被“管理”

但凡有点管理学常识的人都熟悉“管理”的定义,不外是对于所赋予的任务进行规划、组织、领导、控制来追求效率与成果,但是“管理”一词向来是指上对下的影响历程与结果,很少有人会想到管理也可以是部属对上司的主动影响。可是上司主管其实也是凡人,你看他高高在上,但是内心可能比你还低落。当你能为上司主管分忧解劳之时,除了拉近彼此的关系与交情,更重要的是也替他分担了管理职能,因为你做到了替他规划、替他组织、引导主管决策并能掌控全局,这是做人部属的最高境界。

管理上司从“向上规划”开始

管理的第一个功能是规划,因此部属对于上司的影响也可以从规划做起。一般在职场常见的是部属对于上司言听计从,即使对上司的规划不以为然,也很少有部属能够勇敢地对上司说出自己的想法,而多采取虚与委蛇的态度但又暗自不爽在心里。如果部属能够预先做好功课,适时提出方案,即使部属的想法不见得比上司来得好,但是已经足够让他对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就像上述案例中新来的小助理,总是会比教授多设想一些,比他的同事们做得更仔细一些,几个月下来,确实让教授对他信赖有加。平日里,他经常对教授说,“老师,这件事您不必费心,只要签名就好”,“老师,这件事我已经处理了什么什么了,现在您还要做什么做什么喔!”比较复杂的状况则像选择题,像是:“老师,您若要怎样的话,我就会去怎样,但您若要那样的话,我则会怎样,现在老师您想怎样?”,老师通常就按照他的建议或几个选择做个决定,事情就可以顺利往下走,这是其他老助理做不到的。他做到了同事做不到的,所以他成功了,而那些同事只能原地踏步。说白了,拼职场,不就是拼个谁比谁更能让领导放心嘛!

2.做个有自我成长意识的好员工

先来共享一下小付的职场故事。

在A企业已供职多年的小付,最近内心处在极度郁闷当中,她不停地扪心自问:“我是一个好员工吗?”然而却没有肯定的答案。已经连续五年都是公司的“先进”,难道这还说明不了问题吗?可为什么升职加薪却总与自己失之交臂!到底我还有哪些没有做到?一天到晚兢兢业业,像老黄牛一样任劳任怨,节假日加班就如家常便饭,真是又红又专。而且是一毕业就进入到这家公司,从第二年就开始当“先进”,到今年算起来小付在公司整整待了六年整,可细细想起来,再看看一路走过的脚印,到目前为止却好像是在“原地踏步”。

对于前途,小付从没有为自己的职业做过什么宏伟规划,她只是简单地认为,只要我做工作不出大错,听领导话,与同事友好相处就够了。小付甚至于在进入到A公司六年当中,从没有迟到过,虽然工作上偶尔因没有亮点而受到相关领导的点名,但并没有因没完成或是出大错而受到领导的批评。上下级关系也没什么问题,她从不和领导有分歧,凡事领导说什么,就是什么。在平时工作中不爱发表个人见解,总用张三或李四的话来转述自己的观点,在领导和同事眼里她是个内向、很好说话的人。而且在个人待遇方面,她从没有与领导沟通过,只是一味地接受公司每年增加的一百元“忠诚津贴”,她怕将这个“最敏感”的话题找领导谈了,年终“先进”就会旁落他人。

陷入沉思与回想中的小付,“很纠结!”作为一个80后的女孩,在职场中奔波了多年,却仍然不能有一点“成就感”,连个基层主管都没“捞着”,陷入“仅仅是所谓先进”怪圈。职场的前景与光明,职场的上升空间又在哪里,六年来小付没想过,可这次她仔细地想了,连自己都无法“原谅”自己。难道自己真的不是一位“好员工”吗?

在这个例子中,小付童鞋的确有许多可圈可点的优点,而“好员工”却不等于是企业中的有价值员工,同时也并不是成就职场曲折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样的上班,为什么有的人几年后当上了经理、总监或总经理,而有的人还是一名普通员工呢?孙子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就解密了“小付现象”——想让领导喜欢,就要做到与领导愿望一致,同心同德。做不到,那你只能原地踏步,平凡终老。

职场中的“小付现象”非常之多,他们一味属于被动行为在职场进行工作,他们是个“好先进”但却并不是个“好员工”,不能独当一面,只适合“泡”在基层工作,却不能委以重任。为什么呢?

因为“先进”的员工不是“卓越”的员工

你要知道,职场从来都不是“一团和气”和“安于现状”能够做出成绩的,职场人在企业或单位组织中的“先进”仅仅说明你相较于其他员工遵纪守法听领导话,是“优秀”的,但并非“卓越”的。这也仅仅是从一个比较小的侧面体现出你的品行综合判断上是被大家认可的,但它离成为你职场竞争的砝码还相距甚远。因为决定一个员工是否升级,关键在于员工为企业所创造的价值,所以,员工在关心位子、票子、面子之前,先要想好如何提高工作价值。因为工作强度不等于工作价值,勤劳程度也不等于工作价值,学历高低也不等于工作价值,甚至经验多少也不等于工作价值。衡量工作价值的标准就是工作业绩、工作贡献。一个人要想提高工作价值,就一定要以企业为中心,以业绩为导向,为企业作贡献,这才是价值的体现。

试问,你在某企业或单位组织中像小付一样被看作是“先进工作者”或是领导认为的“好员工”,你若跳槽到另一个组织,让职场挪挪窝,还会同样被认为是这样的吗?起码不同的领导,不同的组织单位判断标准和审视角度是不同的。小付的职场“停滞不前”,也正是基于没能增加“长期价值砝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也比较模糊,大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之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铁饭碗”的时代早已一去不返,谁也不能保证在某企业、单位或组织中一劳永逸,抱守终身。

而在任何时期、任何地方都能凸显出职场中的“长期价值”,真正去考虑你想事物改变,就得为改变做点事情。因为机会都是给予有准备的人,你不准备,职场也就会像小付一样,只有小范围的“工作成绩”,却无法达到职场中的“价值成就”。那么,如果真想成为一名好员工,成就职场,那你起码应该做到如下几方面:

做个有梦想的员工,让目标与执行启航

要想在任何一家企业或单位组织中成为一个“有价值的好员工”,让自我升华,必须先要敢想,有一个梦想,在梦想阶段,要用倒着思考的方法,然后正着去做,最后再想要做什么和怎么做才能达到这一点;其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有了梦想、有了明确的目标之后,计划就非常重要。工作每天都在做,但是如果当成完成任务来干工作是做不好的,要把工作当成是自己的责任,分解到每一天,每一天都做到卓越。最远的距离是知和行的距离,除了要牢记这些道理,关键是要付诸行动。拥有强烈的责任感,责任就是对自己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就好比谈恋爱,对着自己喜欢的人,怎么都不会厌倦。责任是第一领导力,热情是一种品质,学习是一种品格。学习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掌握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的精髓。做好一件事的方法是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书,然后按计划实行。

当我们带着梦想,确认目标,用可行的计划,然后持续地行动,最后完成想要做的事情。在这个过程当中,会有障碍,会有挑战,会有挫折甚至会有失败,但价值已启航并在路上。

学习+专长让你独当一面

职场上,对于价值员工的成长来说,学习十分重要。当一个员工工作勤奋刻苦、心无旁骛时,他才会真正钻到工作中去,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出色,成功自然也会慢慢向他靠近。一时一刻不放松业务学习,并且要做到学有专长,成为某一方面的骨干或“尖子”。如果放弃对新知识的学习、新技能的掌握、新问题的研究,即使你是个“老职场”,也会落伍。

在企业里工作,大部分员工们干的都是“小事”,而业务专长的精准把握会转化成你成为“独当一面好员工”的重要保障。在本职岗位上工作出色并能独当一面,无需让人操太多心,会一丝不苟地把事情做到最好。要学会成为领导的希望和助力,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你自己要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把遇到的问题留给领导。领导有其自身的工作和责任,而员工要做的就是要帮助领导分忧解难,而不是拿一些琐事去增加领导工作。那些不论领导是否安排任务、自己主动促成业务的员工,交付任务、遇到问题后不会推脱的员工,能够主动请缨、排除万难、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员工,是老板最需要的员工。“听命行事”不再是优秀员工模式,积极主动独当一面的员工,才是最需要的。

其实,好的工作本身就是合作,好的就业本身的就是创业,好的职业本身就是事业。职场当中有两种人,一种是主动改变自己的人,一种是别人要求他改变的人。大多数是别人要求才愿意改变,所以他们的工作就是为了完成别人交给他的任务,而另一种人,他们是主动请示工作,主动承担责任的人,他们做事从来不等待别人来分配工作,而是自动、自发、自觉、自愿地工作。因为他们是为自我成长而工作,是为了体现自身价值,发挥自身潜能。他们在职场中则会成为成长最快、业绩最好,也是最受单位组织和企业老板欢迎的“好员工”。

3.一定要让上司放心你的人品

小高在一家大公司做司机,日常负责财务总监的外出工作,月薪3000元。

刚到公司时,单位规定公司用车每月的费用是5000元标准,如果不够可以再到财务室支取,但一切消费都必须开国家正规发票。对于这项明文规定的纪律,小高全记在心上,严格恪守。

一个月过后,公司用车的费用合计是3000元,足足剩下了2000元。小高心想,标准是5000元,那么剩下的这些钱怎么办,是交给财务,还是归为己有?思前想后,小高还是决定上交给财务。财务核实了发票后,又支付了下个月的5000元。这个月,小高因为技术过硬被老板钦点出了两次远门,回来后已到月底。小高把这个月的费用算了一下是4000元,于是还剩下1000元,他没有犹豫便上交了剩余款,又领了下月份的费用。很快一个月又过去了,又剩下1500元。小高心想,单位规定的标准是5000元,可每个月都达不到这个数字,以后在开发票时可以多开点,自己也好从中赚点钱。但一个月过后,小高有心没胆,还是把剩余的钱款上交到财务室。

对于他的做法,公司内的其他同行都非常反感,觉得他死心眼,假清高,不合群。因为其他人都觉得工资太低,多是通过多开发票的形式赚取点灰色收入。对于月薪3000元的工资,小高也觉得低,但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服从和接受,不接受,你可以走,所以他不像其他人那样抱怨,遵守自己的职业操守。

令小高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个月的工资涨了1000元,并且被提升为司机班班长。而其他几个自作聪明的司机却都因为费用报销问题而被辞退。

回想起之前的私念,小高现在不免紧张,幸亏之前没有做,今后也不会再想。

你看,那些“聪明”的司机,一直试图通过各种努力来向上管理领导给他们增加薪水,先是来明的,明的不行就“曲线救我”,通过虚开发票的形式给自己增加灰色收入,却最终被辞退。而小高坦坦荡荡本本分分却无心插柳柳成荫,成功向上管理,获得了升职加薪。

小高的经历告诉我们:要想保住饭碗进而得到重用,必须人品过硬。

职场上,能力很重要,可是有一样东西比能力更重要,那就是人品。很多开公司的朋友都说,招聘员工,人品靠得住最重要,相对于能力,他们更看重人品。在他们看来,人品,才是人真正的最高学历。人品和能力,如同左手和右手:单有能力,没有人品,人将残缺不全。能力合格的人不一定是上品,而人品不合格的人就是危险品。没有人会愿意重用一个成绩合格但人品有问题的危险人物。一个人人品不好,即使有天大的才能,他也可能会在关键的时候给组织带来伤害,并且,能力越大所造成的损失也会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品其实决定着整个组织与个人的方向与前途。提高、锤炼员工的人品素养已成为当前各类单位、组织的重要使命。

既然人品是人的能力施展的基础,是当今社会最稀缺而珍贵的品质标签,那么,意图向上管理,那就要过好人品考验这一关。你要放弃一切心存侥幸耍偷耍滑搞小聪明的念头,千万别拿领导当傻子,既然人家职位在你之上,那无论论情商智商财商等一切商都应该不会输于你。

一般而言,比能力更重要的品格具体表现在以下这些方面:

忠诚——是职场人对待工作的一种态度,对自己服务机构的一种职业态度,站在公司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自觉维护公司的利益,在猎才挖人诱惑面前经得住考验,能够始终坚守承诺,忠于雇主。

敬业——职场人不论工作有多么困难和艰辛,始终抱有一份敬业的态度,这是职业经理人良好品质的重要表现,看透工作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报酬,提供超出报酬的服务,乐意为工作作出一些贡献,往往你的收获会让你意想不到。

自觉——职场人不断成长获得晋升的唯一途径就是不论老板在不在都一个样,自觉工作,主动积极地做好分内工作,不要事事等人交代,从“要我做”到“我要做”,主动做一些事务,先做后说,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每一件小事。

负责——负责任,敢于承担工作赋予的职责,这是作为当下职场人必须具备的人品,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责任的核心在于责任心,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懂得一诺千金,绝对不找借口,责任到我为止,主动积极地工作,认真对待工作责任。

高效——心无旁骛,专心致志,量化每一天工作,拖延是最狠毒的职业杀手;注重事务轻重缓急,100%的全力以赴做好每一项工作。

结果导向——我们在做什么工作时,都要把效率与结果作为首要考虑条件,开始就要想怎样把事情做成,办法总比问题多,创造条件去完成任务,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把任务完成得达到预期结果。

沟通——职场上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这是保障下达工作指令执行力和配合协作的关键。遇到事情时学会与人沟通,可以得到更多伙伴的支持与帮助,也会让自己积累更多的人脉。

合作——当今职场是一个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进的时代,也是组建团队的前提。个人融入团队,服从组织安排,遵守纪律才能保证职场战斗力和团队目标达成;不当团队的“短板”,多为别人考虑,让能力在团队中施展,打造自身职场魅力。

积极进取——永远跟上企业的步伐,跟上老板的思想,以空杯心态去学习、去汲取职场精华,用好时间快速充电,发展自己的“比较优势”,不断提升自己的支持战斗力。

低调——为人低调,不会变成众矢之的,锋芒毕露只会让自己变得落后,才高不自傲,克服“大才小用”的不良心理,不摆架子耍资格;谦恭、合群一定是职场人成功的条件,别把荣誉看得很重,也要学会用与时俱进的视觉眼光看待职场发展。

节约——不要因为老板有钱、单位有实力就拼命浪费办公资源,任何一位老板都不愿意看到有人在浪费公司的资源,别把老板的钱不当钱,要诚信不耍小聪明,不浪费每一张纸,不浪费每一分钟;花公司每一分钱,都要花得有价值:为企业尽可能减少浪费出分力,你会成为老板眼中的委托人。

感恩——不论你现在身居何位、处在什么职业发展阶段,一定不要忘记感谢周围的人,感恩之心会使我们学会珍惜和爱,想想是谁成就了你的现在?公司给了你工作,工作给你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同事给予你帮助和支持,客户帮助你获得业绩,对手让你知道只有努力才有明天,批评者让你办事学会锦上添花,因此不论友人还是竞争对手都值得我们去感恩。

各位职场小伙伴,当明白了以上为人做事基础的12条职场人品表现后,我们需要的不单是大家明白其中的道理,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实践,任何智慧和经验都是在实践检验的基础上才能真正看到其中的价值,有认知、有践行,才能梦想成真。

4.一定要让上司器重你的解决力

某单位最近新来了一个实习生,做主管小杨的助理,每天上午10点上班,晚上10点才能下班,看上去很辛苦。上班时间,她每隔一会儿就会跑过去问小杨:“领导,客户说这样不行,要那样,我怎么跟他说呀?”“领导,有个网友说我们的产品没有效果,我要怎么回复?”“领导,财务说那张报销单不标准,我该怎么办?”原本杨主管还指望她能分担点工作呢,结果不够麻烦的,上班时间屡屡被她各种各样的问题打断,有点儿不耐烦,但碍于她是副总的一位亲戚,是副总亲自安排过来并叮嘱他好好带带这个小朋友,所以他不能发脾气,再说了表面上看来勤学好问并没有错呀。但这位实习生的工作能力实在是太糟糕了。这是个问题,一定要想法子解决一下。

某天下午,小杨找这位实习生好好谈了一次话,细细地梳理了一遍目前她身上存在的问题。

首先,他问了这位实习生一个重要的问题:你来实习究竟是为什么呢?

小姑娘不假思索地给出了标准答案:我是来锻炼自己的能力的。

接着小杨又问她:“你知道职场中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吗?”

小姑娘愣住了,脑海里快速地过滤着她所能想起来的各种力:沟通力、理解力、判断力、谈判力等等。可是还真拿不准什么力最重要。

见此状,小杨告诉她说:员工最重要的能力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和家长安排你们实习的目的就是让你们逐步具备在复杂局面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做苦力、做小秘书、做小跟班的能力,或者提出问题并且把问题丢给别人的能力。如果遇到问题,你首先要想到的是依靠自己去解决,而不是不假思索地来问我,你可以试着想出三个解决方案再去找领导商量,也许你的想法都不成熟,但长此以往,总有一天你会总结出其中的经验和规律。

其次,小杨告诉她,职场是一个凡事要结果不要过程的地方。遇到问题,一定要有这样的想法——这是领导交给我的任务,无论如何都要给他一个结果。下次再遇到问题,你“怎么做都行,只要做完就行,我就要结果。”

最后我要告诉你的是,职场上的升职加薪永远靠的是你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熬夜加班次数的多少。其实你要明白一个道理,公司付给每个员工薪水,都是因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看谁加班加得狠,谁半夜不回家。

跟实习生谈完之后,小杨很快就从她身上看到了变化。那天安排她帮忙订一束花,她很快搞定,还协调了快递时间,并且在送达后进行了确认——再不是那个做一步问一步的小孩了。

三个月的实习期很快过去了,实习生已经快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助理,小杨主动给老板申请留下这个不可多得的人才,领导答应了他的请求。不仅如此,小杨也因为出色的解决力被提升为部门经理。

因为对解决力的重视,小杨一箭双雕,不仅救赎了实习生,也抬高了自己。

从古到今,职场浮沉,历来都是解决力说了算。很多企业老总都这样说:三流员工无视问题,二流员工上报问题,只有解决问题的才是一流员工!我们心甘情愿被这种一流员工控制。

一个总经理带着他年轻的助理陆涛和客户谈生意,陆涛优秀的表现让客户印象深刻,由于私交甚好,客户于是对总经理说:陆涛是个好助理,不过,以他的能力绝对不止仅仅做一个助理。

经客户这么提点,老总开始盘点起这位助理的“功能”来:他可以帮我分析形势,提可行性建议,而这些分析和建议往往都是对的,我可以据此做重要、正确的决策。不仅如此,他的执行力也很强,很多实施起来困难重重的决策,他都给我化解了。所以,他既是我决策时的智囊团,又是执行过程中的左右臂,这样的人才完全可以替代我。

可是在这之前,他一直没觉得陆涛有这么多的突出之处。现在,他意识到了,于是告诉他的客户:你对我助理的评价很中肯。他的很多能力不仅不在我之下,甚至超过我,他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自叹不如,他应该胜任更高的职位。

这件事情过后没多久,总经理把位子让给陆涛,他另外又成立了一家文化公司,进军文化产业了。

可见,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变幻莫测的职场环境中,解决力是在竞争中胜出的利器,是反向管理的神器。如果你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整天像个没有生命的按钮一样,只做老板吩咐的事情,只为了让老板挑不出毛病,这样的你是无法生存下去的。单位真正需要的,是能够迅速把问题解决掉的员工。这样的员工,才会迅速成长,成为单位的顶梁柱。而这,就是你要奋斗的目标。

至于解决力的提升办法,只要你抱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态度,致力于解决问题,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5.“时运不济”,是你缺乏让领导看到你的能力

混迹职场肯定会存在一些“时运不济”的人,他们往往工作得比别人努力,得到的却并不多,甚至有时候,明明事情是他做的,功劳却算到了别人头上。当我们抱怨老板不公平时,或许并没有意识到,职场成功与否是由三个要素组成的,即专业表现、个人形象、能见度。其中能见度所占比重为60%。从某种意义上说,职场考验的不是你是否做得好,而是是否恰到好处地亮出自己,清晰地进入领导的视野范围。

下面我们通过对比苏珊和玛丽的职场表现进行分析。

苏珊对自己的要求是做好事情再说话,因此她每天总是在办公室埋头苦干,既不会出现在茶水间的闲谈中,也不会出现在上司的午餐桌前。开会时,她几乎从不发言,因为担心自己的见解不够优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想法,使她总是没有机会开口。苏珊觉得自己像高贵的画眉,而坐在对面的玛丽则像聒噪的喜鹊。

玛丽总是喜欢在午餐时凑到主管的桌前,告诉他自己读了一本什么书,或者刚刚学过的管理学课程,而她所说的那些,苏珊在几年前就已经很熟悉。她还特别勇于在部门会议上发言,有时候甚至将苏珊私下跟她探讨的那些不甚成熟的想法拿到会议上去讲。

苏珊暗暗嘲笑玛丽的虚荣和无知无畏。意想不到的是,“喜鹊”小姐很快升职,而“画眉”小姐还兀自清高着。苏珊实在看不出玛丽究竟有何过人的能力,可是主管却很欣赏她,认为她积极向上、富有魄力、敢说敢做,具备可贵的领导才能。

许多自认为优秀的员工,往往和苏珊那样,脱不了“清高”的窠臼,以为只要是金子总有一天会发光,却不知道在这个“发光要趁早”的年代里,如果你不跳出来,是没有多少人有耐心去发掘你的。由于现在大家多用网络求职,老板们一看到求职者在网络上的自我介绍写得很简短,甚至像是从别人的资料上拷贝下来的,就先删掉了这个求职者。而这些被删掉的人,可能也不知道自己为何连面试机会都没有。

想当年,台湾著名作词人方文山先生也是因为懂得提升自我的“能见度”才有了今天的。那时的他没有抢眼的学历,为了让唱片公司用他的歌词,方文山并不是一首首地寄给唱片公司自我推荐,而是整理了一本歌词大全,再将这本书寄给每家唱片公司。最后,吴宗宪看到了这本书,打了一通电话给他,这才有了后来的方文山。

因此,无论找工作还是求进步,光觉得自己很有能力、很有才华是不够的,你还要具备让领导看得见你的能力,也就是要保证自己有一定的“能见度”。例如想进电视圈者,得先认识制作人,所以请去制作人会出没的地方毛遂自荐;想当作家,请不断将自己的作品投稿到出版社,并常联系出版社,让对方对你有印象,才能在众多稿件中脱颖而出。只有让别人看到你的能力,你才有机会接受镁光灯的照耀。

提升职场“能见度”,简单地说,就是让那些在工作上有权力把你往目标推进的人能看得到你。从工作情商的角度而言,经营职场能见度,不但不是爱出风头的负面表现,反而是职场情商高手负责任的标准动作。让老板时不时收悉你的工作价值,是对雇主有所交代的专业行为。另外,此做法也能让老板觉得你是令人信赖的“自己人”,而提供“你办事我放心”的情绪服务,正是你在企业中的情绪价值。

怎么做,才能提升职场“能见度”呢?

(1)定期汇报工作

经常性地向老板汇报工作,既可展现你的努力和能力,还能及时求得他的指教,不断修正方向,减少失误。所以,定期做工作报表,抄送重要的工作邮件等,都会是好的做法。

(2)会议中积极“开腔”

若你的开会哲学是“人到心不到,心到口不到”,呵呵,那就错失了绝佳的自我营销机会!领导召集开会,当然期望借用员工脑力,所以建议你千万别故作谦逊低调。我曾经的一位同事,以“发言达人”著称。大到国际学术会议,小到部门磋商,只要他到场,就一定举手发言。他的逻辑是,既然受邀开会,就一定要有所贡献。后来发现,行业内的人对他深刻而良好的印象,多来自会议中他的高质量发言。

(3)私人场合无痕邀功

除了在公开及正式场合,和领导的每一次私下“偶遇”,例如电梯里的照面、茶水间的闲聊、餐厅排队时间,都是你“曝光”的大好机会。这时候,聪明的你千万别做鸵鸟假装没看见领导,或是紧张兮兮地说些言不及义的话。

你可以随口说起:“我上周末参加一个聚会,碰到XX公司的老总,跟他介绍了我们的业务,对方很有兴趣,这周二我打算去登门拜访,详谈合作。”这样,领导收到的信息是,即使在他看不到的地方,你也在利用一切机会为公司争取资源,怎能不对你心生好感?

(4)搭便车,找个公关代言人

如果你实在脸皮薄,开不了口“表扬”自己,或不习惯与人做面对面的人际沟通,还有一招给你备用:找一个赏识你的同事做个人形象代言。借他之口,来为你间接公关。例如在出席会议时,他可以为你打头阵:“这个项目小张贡献不小,我建议不妨听听他的看法。”或在私下场合隔三差五地提及你的“丰功伟绩”,这样的侧面表扬显得更加客观有力。

近几年产业更新速度加快,导致裁员风劲,聪明的你若想远离黑名单,就该赶快丢弃“埋头苦干”的过时态度,学习“抬头苦干”的聪明诀窍,做高能见度的职场情商高手吧。

6.想霸气,就要做个不可替代的核心员工

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谁离了谁都照样活,三个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好找得很。类似这样的话,我们都曾说过。

是的,谁离了谁都可以活,但活得滋味和品味大不同。

小张曾经在A饭店吃过一道烤鱼,百吃不厌。有一次去吃的时候这道菜味道变了,打听了才知道先前做这道菜的厨师离职了。从那以后他再也不去那家饭店了。很多顾客都和他一样。那家饭店很快就黄了。

类似这样的情形, 每个吃货都经历过吧。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在职场上,想牛掰想霸气就要有霸气的资本,否则,一个没本事的跑龙套的你霸气给谁看啊?

下面,我们就举个和厨师有关的案例。

大刚是北京一家五星级酒店后厨的一个小厨师。他是一个小角色,人长得不是很帅,看上去憨憨的,没有什么家庭背景,为人和气,谁对他说什么他都会乐呵呵地听着。他没有什么特别的长处,做的菜也只能在小场合派上用场,至于大场合的一些大菜,他便无法胜任了,因此他在厨房也就是给其他厨师打打下手。但是,他会做一道非常特别的甜点,那就是拔丝红薯,一般的厨师做出来的红薯一旦凉了,就会黏在一起,而且吃起来硬硬的,口感很不好,而大刚做的拔丝红薯,即使在凉了以后,也十分的松软,糖浆还是黏黏的,依然能拔出长长的丝。

有一天,当地的一个十分有名的企业董事长带着他的夫人到酒店吃饭,董事长夫人喜欢吃甜点,于是点了拔丝红薯,她品尝后,特别喜欢,并且点名要见做这道菜的厨师,也就是大刚。大刚是一个不被人重视的小人物,受到了董事长夫人的赞扬,感觉到受宠若惊。在这之后,董事长夫人常常特意来吃大刚做的拔丝红薯,而且介绍给很多爱吃甜点的朋友。一时间,大刚的拔丝红薯竟然成了酒店的一道招牌菜。一提起这家酒店,人们就想到了这道菜。

酒店里年年都会裁员,尤其是近几年的酒店行业不景气,裁员的规模更是比往常要大得多。然而,憨憨的大刚,面对风波却十分平静。很多手艺好的师傅都不得不离开了,大刚却安安稳稳地待在酒店里工作。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跑去问酒店的总裁,总裁说:“大刚是不可替代的,没有人能做那么好的拔丝红薯,这是酒店的一大亮点,裁谁都不能裁掉大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想得到重视,就应该做一个不可替代的人。领导需要的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跑龙套角色,而是那些发挥主要作用的主角儿们。在领导眼里,一个不可替代的人的价值比一群可有可无的人加起来都要大得多。你的资源别人倘若没有,那么,这就会成为你在职场得以生存的资本。大刚只是掌握了一道菜的独特做法,便成了一个不可替代的人,就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可见,做一个不可替代的人,对于一个职场人士是多么重要啊。

懂得了这个道理之后,就应该马上行动起来,朝这个方向努力。现在检查一下自己:客户是不是都是冲着和你的关系才和单位签单的?在办公室的地位怎么样?领导对你如何?会不会交给你重要的任务?你说的话在领导面前有没有分量?……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你就需要努力。

首先需要明白,不要忽视志向的作用。职场如战场,只有两种人,或者是不可或缺的男一号和女一号,或者是谁都能演的跑龙套角色。在办公室会有一些有志气,力争用正当手段往上爬的人,也会有整天庸庸懒懒的小职员。然而,谁都是从新人发展成老员工的,几年的时间就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不说能力背景如何,首要的就是志向。如果你有野心,有抱负,有志向,那么你就会朝着那个方向走,总会开辟出一个新天地,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主角。如果你的想法是混日子,时时刻刻想偷懒,那么,你终究会被有野心的人替代,或者是做了别人的垫脚石。

有了志向,就要有所行动。不能将志向停留在只是想一想的阶段。那么,如何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人呢?首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掌握一门专业,不要指望自己能像孙悟空一样有七十二般变化,在职场上那是不现实的。领导是需要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但是,前提是总要在其中的一个方面无人能敌,这才是可以让领导重视你的理由,在职场上很忌讳那种“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所做的事情,谁都可以做,他们可以做一件事,但是却无法做到专业。因此,体现不了自己的价值。在领导眼里自然不是不可替代的人。那么,是不是只要掌握一门专业就可以了呢?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只要有一个精通的领域,就可以永远从容地在职场上生存得很好了。其实不然,现代社会,瞬息万变,知识和技能的更新速度之快是无法想象的。就算是掌握了一门专业,很可能几年的时间,就使热门变成冷门,你就会由以前的香饽饽变成廉价的咖啡,被老板晾在一旁不再问津了。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就一定要做出努力,时不时要为自己充电,学习新的知识,并且了解你所从事的行业的一些最新的消息,根据这些信息来确定应该学习的内容,并且及时做补充。此外,很多因素都可以辅助你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人,比如电脑能力、英语水平。信息的力量是十分强大的,作为一个有志成为主角的人,应该提升自己在这些方面的能力。

如果你不满足于现状,如果你依然是角落里无人重视的小角色,同事对你不够尊敬,领导对你不言听计从,那么,不要站在那里抱怨命运的不公平了,从现在开始,努力做一个不可替代的人吧。

7.精神状态很重要,不要做办公室“怨妇”

抱怨、牢骚,在职场上是司空见惯的。是啊,职场上的不如意太多了,这让我们不由得发出几声牢骚,来发泄一下心中的愤懑:清晨迷迷糊糊的就得挣扎着起床;睡眠不足,两眼发黑,努力打起精神却无济于事;公交车拥挤不堪,路上堵车,迟到还要罚款;客户太拽,又得罪不起,还得将其奉为上帝……像这样的情况谁都会遇到,它们让身在职场的人们焦躁不安,甚至抓狂,忍不住要抱怨。

一般情况下,抱怨是一种正常的情绪,随着抱怨声的消散,人们的心理状态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也只有这样才能重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抱怨是不可避免而且十分必要的解压方式。

然而,凡事都有个度,请你一定不要过度抱怨。

无论在情场还是职场,过度抱怨都是万恶之源,它可以磨灭你的斗志,断绝你的人脉,销毁你的能力,让你变成一个千人恶心万人烦的“臭虫”。一个连自我情绪都管理不好的人,甭指望能很好地向上管理。

刘洋最近找了一份新工作,在一家外企做白领,福利待遇都不错,朋友们都很羡慕她。刘洋心情很好,逢人就乐呵呵的,周围的人都很乐意和刘洋交往,感觉她挺可爱的。刘洋的上级觉得她乐观的心态难能可贵,而且工作能力也相当不错,很想培养她进管理层。然而好景不长,像大多数外资企业一样,刘洋所在的公司业务繁忙,刘洋在熟悉了工作环境之后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了。她渐渐感觉到压力很大,休息时间少得可怜,每天都身心俱疲。她常常找周围的同事大倒苦水,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少。一开始,刘洋只是抱怨加班时间太长,搞得她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到后来,刘洋的牢骚越来越多了,她抱怨公司的管理不人性化,工资计算不合理,晋升机会太少……同事渐渐觉得,只要刘洋一开口就没有好话,本来心情挺不错的,一见到刘洋,一听她说话,立刻感觉很压抑。很多同事都开始躲着刘洋,昔日的好姐妹也和她越来越远了。以前,当刘洋工作不如意的时候,平时关系不错的几个同事都会跑来帮忙,问题很快就可以解决,可是现在,愿意帮助她的同事越来越少了。有时候刘洋的工作进展不下去,就会向他人抱怨,并寻求帮助,可是她刚一张嘴,就被同事拒绝了。于是,她抱怨周围的人没有人情味。刘洋的上司本来将她当做重点培养对象,但是渐渐发现她整日像个怨妇一样将整个办公室的气氛弄得死气沉沉,心中不禁对她生出了些反感。原本在年终的时候,公司有一个带薪到国外进修的名额,上司很想让刘洋去,最后,掂量再三,改变决定将名额指派给了另一个人。

刘洋原本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深得领导的赏识。但是变成“怨妇”以后,不光失去了同事的关心,而且还引起领导的反感,失去了宝贵的进修机会。可见,过度的抱怨给她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其实不难理解,谁都喜欢和快乐的人在一起,领导喜欢心态积极乐观的人,喜欢毫无怨言低头将自己的活干好的员工;同事们喜欢有趣、开朗、幽默而又干练的人,和这样的人一起工作,就算是有困难也很容易克服。相反的,满腹怨言的人让人感觉到压抑,时时刻刻散发着一种消极的磁场。通常情况下,人们都会忍不住避开这样的“怨妇”。因此,职场中,“怨妇”特别不招人待见。其实那些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往往不是由于运气好,反而只是一些在平凡岗位上辛勤劳动的普通员工,他们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有一点是与众不同的,那就是他们很少抱怨公司,很少抱怨生活,就算有牢骚也会掌握好分寸。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把握分寸呢?

首先,我们要注意发牢骚的方式,不要对别人大发雷霆或是用自己的消极情绪影响其他人。可以用赞美或友好的语言作为牢骚的开端;不要逢人就抱怨,抱怨是要分对象的。只有向那些可以解决问题的人抱怨才是明智的,如果对方和你所抱怨的事情毫无关系,那么这样的牢骚只停留在发泄情绪的阶段,选不好对象,很容易遭人厌烦。

其次,抱怨也要看场合,最好不要在正式场合大发牢骚。如果非要采取这样的方式发泄情绪,那么就应该私下里和上司或同事交谈,这样就给自己留下了回旋的余地。

再次,抱怨也要看时机,不要不分时候的发牢骚。如果同事正在为了生活琐事而烦恼,上司正在为搞定一个难缠的客户而大伤脑筋的话,你的抱怨会使他们更加烦躁,就算你说的都是对的,也无法获得安慰。

其实,防止自己成为“怨妇“的最根本方法就是根本不去抱怨什么,这一点确实很难做到,对此,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减少抱怨。转移注意力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当工作和生活中有不顺心的时候,我们可以暂时给自己放个假,做一做深呼吸,将自己投身到大自然中去,及时将自己从抱怨中解救出来。

如果你想成功,那么就别抱怨了,抱怨不会解决你的任何问题,只会把你变成一个遭人讨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