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子黔惊异于齐东化装成京畿大侠黑甲而自己没有认得出来,说道:“公子之易容,更胜一筹!”
齐东笑着摆摆手道:“没有没有,我是化装,改变的是整个人的习惯和行为。你们才是易容,不一样的。”
说到这里,齐东又顿了顿说道:“子黔,王子带让你回来做什么?不妨直说。”
侯子黔说道:“公子,其实并不是会尊让我回来的。是我自己要求回来的,为的是劝公子争历山掌门之位!”
齐东听后,笑道:“近来高傒大夫劝我做储君,今日你又劝我做掌门,然而无论储君还是掌门,都不是我想要的。我还是愿意做一个行走江湖的侠客,而不是停留于某处的掌舵人。”
侯子黔也笑道:“公子如能坐上历山派掌门的位子,并不一定要停留历山,安排妥当派内事务,亦可游历天下。目今之下,放眼齐国,除了公子,找不到第二个合适的人来做历山派掌门人:嬴伯栋做掌门,姜仲马会不服;姜仲马做掌门,嬴伯栋会不甘;唯有公子做掌门,姜、赢二人无怨言,陈完、孙阳等人诚服,齐侯更是称心如意。”
齐东对其他人的态度并不在意,唯独听到“齐侯更是称心如意”的话有所触动,略一惊讶问道:“我做历山掌门,齐侯会称心如意?你怎么得知的?”
侯子黔道:“齐侯素爱公子之才,只是不愿意屈尊来表达罢了。倘若公子只是一个普通人,以齐侯用仇人管仲为相的胸怀,尚可屈尊向您表达爱才之情。然而公子您是齐侯的血脉,天下哪有父亲屈尊奉承儿子的道理?”
齐东闻言,心里“咯噔”一下,细想侯子黔说的话来,也确实有一番道理。
侯子黔又说道:“再说历山派,虽然它听命于齐侯,然而其掌门毕竟不是齐国公室的人,齐侯难以完全信任。当然,如若真让一个公室子弟来做历山派掌门也是不妥的,那就是庙堂干涉江湖事务了。而公子之公室身份不明,又有德行与才能,是掌门的最佳人选。”
齐东听到这里,默不作声,似有心动。侯子黔见效果达到,说了声“公子好好想想,我先回去了”便要离开。
齐东拦住他道:“子黔,你的夫人一直在翟国等你呢,处理好你的事情后,回去看看她吧。”
侯子黔胡乱“嗯”了一声,也就离开了。
墨契见齐东有所犹豫,便劝道:“人之所以迷惑,是没有想清楚自己要什么,或者要想的太多而不知如何取舍。历山派掌门之位,吸引力很强,但责任也大。凭你的经历,自然是可以堪此大任的,成真了亦不会阻挡你的游侠之路。”
齐东对于别人的劝解,往往是听一半信一半的,会思考这里面带有什么样的目的。然而对于墨契的劝解,他是全盘接受的。齐东知道,只有墨契会不夹带任何利益为自己考虑。
有了墨契的鼓励,齐东更是没了顾虑,心情顿时清朗起来,甚至天气也随着心情的清朗而分外晴朗起来。齐东又打算待小白来问自己时再把想法告诉他,墨契劝道:“齐侯年岁大了,益发精力不逮;管仲也老了,想事情也不会像从前那样用心。这种时候,你不能有所等待,要主动出击,为齐国霸业再增添色彩,对齐侯尽一些孝心。”
齐东以前没有体会到“尽孝心”的话,自从存卫一天天长大,这种体会也是越来越多:儿女尽孝,不求事情大小,不看尽孝多寡,更不论结果成败,只要有这个心,尽这个力,就是心满意足了。想到这里,齐东连夜进齐宫,要面见小白,然而内卫回道:齐侯在女闾,归期未定。
齐东听了小白在女闾的事,有些生气:小白一把年纪了,还不知道收敛,竟然纵情声色如此!
墨契见齐东这般模样,笑着说道:“成大事者,喜怒不见于面。莫急莫躁,积极做事,就已经很好了。再说,齐侯九合诸侯,名声闻于宇内;从龙有功,勤王有劳,天子尚且赏赐胙肉、马车。如此不世之功,封禅虽然僭越,享享人世间的温柔也是无可厚非的。”
齐东气有所缓,然而并未气消,说道:“若人人像他这样,恃功而贪图享受,霸业何存?”
墨契笑道:“劳苦而不封赏,功高而不享受,生活清贫而志向高远,这是圣人的自我要求。常人舍命而得功,受苦而封碌,到头来却须以圣人的标准守清贫生活。他人见此,谁人还会追求建功立业?舍弟之千里良驹,不喂精草,不饮净水,何以日行千里?马尚如此,何况人乎?”
齐东听了,默然不语。
翌日,齐东进齐宫见小白,说愿担齐国霸业先锋,任历山派掌门之意。小白听后甚是欣慰,当即亲书帛书,赐给齐东,让他转交给历山派掌门姒伯徒。
齐东既未表现出高兴,也没有表现出得意,神色如常,然后告退而出。
小白见了,更是高兴。见齐东退出,小白拍着大腿对管仲说:“看看,仲父,东儿荣辱不惊的样子多有人君的样子,不骄不躁,喜怒不形于色!这才是我最属意的太子!”
管仲也笑道:“不错,君上!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齐东都是最适合做太子的人选!他叫齐东,以国为氏,早就注定如此了。君上,这次让齐东掌控历山派,两年后再选另外合适的人接替齐东,尔后恢复他的公室身份,再立太子就顺理成章了!”
小白听到这里,脸上的笑容僵住了,皱起眉来,说道:“寡人在葵丘与天下诸侯盟约:不可以更换太子。若寡人带头更换太子,这虽合寡人之意,然而天下诸侯又该如何看待寡人?”
管仲闭目思考片刻,说道:“事在人为,君上若有此意,必定还是有办法的!两年的时间,总能想出办法的。”
齐东、墨契持书帛刚出齐宫,即被一人拦住,口中说道:“齐大侠留步!我有一事相求!”
齐东、墨契止住脚步,才注意到一个身穿紫衣,眼睛炯炯有神的年轻人站在齐宫外看着他们。
齐东看了看此人,并不认识,便说道:“我是齐东,你是何人,有何事可以让我帮忙,请说!”
那人听了齐东的话,更加高兴,拱手说道:“我是竖刁,齐人,从小就听说齐大侠的故事,深深佩服齐大侠的为人,知道齐大侠帮鲁国平乱、助卫国复国、给秦国举贤……”
齐东听了,与墨契对视一笑,心里想道:“这个竖刁,为了求我办事,把我的过去都打听的如此清楚,我且问问他所求何事。”
齐东摆了摆手,说道:“好了好了,知道你了解我很多,有事说就行了,我能帮上忙的,一定帮!”
竖刁嘿嘿一笑,竟然有些不好意思,口里支支吾吾起来:“我也知道我的这件事有些大,有些难……”
墨契打量一番竖刁,对齐东轻声说道:“齐东,我看他身穿紫衣,口里又支支吾吾,恐怕所求之事与齐侯有关。齐侯霸业正酣,想见他的人从临淄都排到了成周。如果没人引荐,恐怕能见到齐侯的人没几个。这人很可能是想求见齐侯而不得,才来求你的。”
齐东点点头,对竖刁说道:“这位竖刁先生,你可是想求见齐侯?”
竖刁一听,自己不好意思说的话,齐东替他说了,顿时一阵高兴,口里直说:“正是!正是!”
齐东苦笑着摇摇头说:“非我不帮你,我见齐侯一面都难,何况是你!眼见齐侯,除非有特别的本领或者特别是事,你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竖刁皱起眉头,说道:“特别之处?特别之处我没有,但是我是真心想侍奉君上的!齐大侠,你看,我穿的这身衣裳就是紫色的!紫色,紫色是君上最喜欢的颜色。”
齐东听了,笑道:“临淄街头,穿紫色衣裳的不在少数,这算不得特别。说起侍奉君上,有个人比你还真心:他舍弃了太子之位,从卫国跑到齐国来侍奉君上,就连他的父亲卫懿公的葬礼都没回去参加。”齐东说到这里,又有些后悔:墨契还在身边,怎么提起了开方?卫懿公薨逝,对墨契来说,怎么也是一件痛苦的事。
齐东偷偷看向墨契,果见她脸色不好看起来。齐东更加后悔,打算不帮竖刁,转身就拉着墨契要走。
谁知墨契却站在那里,不愿离开。
竖刁听了齐东的话,一时不知所措,直在嘴里嘟囔道:“齐大侠,你说的是卫太子开方!我是比不上他,但是,我真的想侍奉君上呀!求求你帮我引见君上吧!”说着,竖刁就跪了下来,拉着齐东的衣裳不肯松手。
齐东眼见墨契生气,又被竖刁扯住衣裳,心里烦躁。这时,又有不少人见有热闹可看,便纷纷围了上来。
齐东不想纠缠,准备离开。竖刁却不断问道:“齐大侠,你告诉我,你告诉我怎么才能有资格侍奉君上呀?”
齐东被缠的有些不耐烦,随口说道:“做个寺人,就可以终身侍奉君上了!你回去好好想一想,我还有事,想好了你来历山找我吧!”
齐东本意是搪塞竖刁的,谁知竖刁认了真,口里嘟囔着:“做寺人就可以侍奉君上了!做寺人!做寺人就得自宫!好!那我现在就自宫!”
竖刁说着,就瞅见了齐东的佩剑,伸手就抽了出来!齐东还在安慰墨契,没有防备竖刁会抽自己的佩剑。说时迟那时快,竖刁持剑往自己下体刺去,只听“啊”的一声,鲜血四溅开来。
齐东、墨契被这变故惊住了,周围的人纷纷说道:“不好了,出人命了!”齐东、墨契这才反应过来,赶紧救治竖刁。齐宫守卫见状,也一起来帮忙,把竖刁抬到内宫救治。
第二日,齐医告知齐东,竖刁下体受损严重,只能把剩余的部分一并割去,这才保住了性命。齐东听了,只是叹息。
小白听说了此事,下诏让竖刁康复后来服侍自己。齐东这才稍稍放了心,与墨契往历山而来。两人赶到历山的时候,只看见前面人群熙熙攘攘,并有打斗之声。
齐东赶紧拨开人群,往里看去。只见嬴伯栋、姜仲马等人混战在一起,周围站满了围观的人以及两边都不帮的历山派弟子。齐东赶忙上前欲拉开两帮人,岂知两边都打红了眼,谁也不理睬齐东。
齐东只得使出拈花术,定住了几个弟子,又使出打牛鞭,与众人开打起来。先时两边的人都在一心对打,见齐东来拉架,也只当是只拉拉就算了,便没放在心上。后来又见齐东点了穴,还使出了打牛鞭试图击散众人,再这样下去就会被他分而击之。想到这里,嬴伯栋和姜仲马也就不打了,转而联手对付起齐东来。墨契与其他弟子缠斗,齐东则一人对付嬴伯栋、姜仲马、姬叔空、姚季寇、妫叔才和妊季俊等六人。
六人使出“泺水问路”,霎时间六剑齐发,形成一股强大的剑气而来。齐东气沉丹田,调理气息,使出“八面来仪”,不慌不忙,抵住了来势。然而,齐东也并没有击退六人,双方只是僵持着。
招式一旦成了相持阶段,就只能拼内力了。齐东想着这六人都是武林前辈,内功修为颇高,六人之力必在自己之上,不可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