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必读文言文精华品鉴
- 徐昌才
- 4571字
- 2021-03-09 14:33:18
虚词不虚意味长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赏读
寡人之于国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yè)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zhǐ)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ì)帛矣;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选自《孟子》
品读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当然要理解孟子的王道思想与民本观念,当然要体会孟子理直气壮、雄辩滔滔的议论特色,但是,文中一系列虚词的运用也别具特色,意味深长,值得反复朗读,细细品味。
(一)“之”字取独,语意连贯。文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之”字是助词,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结构“寡人之于国也”成为整个句子的主语部分,不可以独立成句。可以改换一下,去掉“之”字,朗读比较“寡人之于国也”与“寡人于国也”不难发现,前者连贯紧凑,文气贯注,后者平缓松散,文气不畅。将“寡人之于国也”置于整个句子中来看,做主语,表示陈述对象(一件事情),后面的“尽心”做谓语,表示陈述的内容。什么“尽心”呢?不是“寡人”,也不是“国(治理国家)”,而是“寡人之于国(我治理国家)”这件事,从逻辑上和语法上来看,这件事包含一个小主语(寡人)和一个小谓语(治理国家),中间用“之”字连接。去掉这个“之”字,则“寡人于国也”独立为一个完整的句子,后面的“尽心焉耳矣”也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只不过承前省略了主语“寡人”。有“之”和无“之”两种表达,文气不一样,语意的侧重点也不一样。用“之”则突出“寡人治理国家”这种行为,不用“之”则突出“寡人”这个对象。
此句中还需注意“焉耳矣”,三个语气词叠加,表达强烈的感叹语气,突出梁惠王的自足、自满、自炫、自豪的复杂心理。可以想象得到,梁惠王对孟子说治理国家的时候流露出一副得意扬扬、沾沾自喜的面孔,甚至还希望得到孟子的表扬、赞赏。不妨比较,随便去掉其中两个语气词,变成“尽心焉”,或“尽心耳”,或“尽心矣”。朗读体会一下,显然,使用一个句末语气词的句子,语气显然要轻淡、和缓得多。梁惠王在孟子面前何以如此强烈地表白自己治国尽心尽力,近乎完美呢?他说话的依据何在?原来是国内发生饥荒时,他采取了移民、移粟的措施,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百姓灾情。另外一个方面,他将自己与邻国国君相比,认为邻国国君没有他“用心”。基于这两个方面的理由,他做出了“尽心焉耳矣”的炫耀。其实他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一国之君最起码、最基本的职责,谈不上功劳,更不值得炫耀、吹嘘,越是吹嘘、炫耀,就越表明梁惠王的浅薄与愚昧,虚伪与自私。“尽心焉耳矣”无疑突出了他的丑陋嘴脸。
李白诗歌《蜀道难》开篇感叹:“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连使用五个语气词,加强感叹语气。去掉“噫吁嚱”,留下“危乎高哉”,显然还是感叹蜀道高峻,但是语气要淡薄得多,特别是“噫吁嚱”三个语气词叠加,置于句首,给人以横空出世、突兀而来之感,仿佛可见诗人初见蜀道时候表现出来的震惊、意外、兴奋、赞叹的复杂表情。翻译成现代汉语,大概就是“哎呀妈呀,好高好高啊!”“哎哟哟,太高了!”“唉呀,高得要我的命!”诗人妙用语气词叠加,开篇惊叹,先声夺人,使读者不见其山,先闻其声,身临其境,过耳惊心,过目不忘。
文中还有两个句子“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其中的两个“之”字的用法也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需要翻译。前一个句子中,“寡人之用心”这个主谓结构充当整个句子的谓语动词“无如”的宾语。后一个句子中,“民之多于邻国”这个主谓结构充当谓语动词“无望”的宾语。同时,两个“之”字置于句中,读起来,还有一种舒缓语气、衔接前后词句的作用。前一个“之”字与句末的“者”字呼应,表示停顿,突出“用心”,突出梁惠王的自鸣得意,自命不凡。后一个“之”字,紧密联系“民”与“多于邻国”,突出“民之多于邻国”,暗示孟子对梁惠王的正告与警示。
(二)“也”字停顿,意犹未尽。“也”字多用于句间、句末,表示不同的语气,传达不同的情态意蕴。《寡人之于国也》很多“也”字,可以梳理归类,不但要掌握它们的语法意义,更重要的是结合具体语境体会、品味它们的情韵意义。
句子“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词句“也”字置于句末,表示疑问语气,一者见出梁惠王的急切忧虑和困惑不解,二者见出梁惠王的看重人口,急需扩张的心愿。这个“也”字不但意义丰富,而且引发读者思考。梁惠王在什么情况之下提出这个问题呢?一方面移民移粟,缓解灾荒;一方面对照邻国,沾沾自喜。按照他的想法,我做得如此之好,就应该获得天下百姓的拥护和支持,就应该有大量百姓来归顺,但是,问题是,他的国家人口不见增多,邻国的人口不见减少,他感到困惑,他急需知道原因所在,他急需国家增加人口,目的当然是满足“好战”拓土,称王称霸的野心。去掉这个“也”字,音节不和谐,重点不突出,语气不强烈,意味不丰足。
比如,“(五十步)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是使民生养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未之有也”“非我也,岁也”“非我也,兵也”,这些句子中的“也”都是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语气,是说话主体对某种情况的一种或肯定或否定的判断,毋庸置疑,斩钉截铁,给人一种必然如此、绝对这样的感觉。句末用“也”字的判断句,观点鲜明,态度坚定,说一不二,干脆利索。翻译的时候,句子需要增加一个判断词“是”。“是亦走也”,明白告诉梁惠王,逃跑五十步与逃跑一百步本质相同,都是贪生怕死,都是溃不成军,都是奇耻大辱。深层一步,梁惠王治国与邻国之君治国纯属施小恩小惠于民,骨子里还是不尽心、不尽职、不爱民,本质一致,一路货色。如此表达观点,不容对方怀疑与辩驳,不给对方说话的机会。判断坚定,干脆果断。
文中排比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个“也”字表示肯定语气,形式并列,实则加强语气,呼应语句排比,形成排山倒海、铺天盖地之势,造成逐句语势加强,语气加重的态势,朗读起来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希望。站在孟子的角度上理解,当然是给梁惠王勾画出一幅蓝图,告诉他你只要按照我的措施做,就可以让百姓吃用不足,生活富足。说者兴奋、激动,听者感动、神往。要是将三个“也”字去掉,则句子意思不变,但是肯定的语气、强烈的语势不见了,句子表达显得和缓平淡,没有精气神,没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断然肯定前文两种情况“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带来的实际效果,暗含说话人对这种美好前景的热切期待,当然这也是孟子对梁惠王的殷切期盼,期盼梁惠王能够做到“养生丧死无憾”。“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也”字强调“养生丧死无憾”是王道的起点,明白无误地告诉梁惠王,作为国君,治理国家,最起码、最基本的事情是要让老百姓生老病死无忧,生存得到保障。这是起点,这也是底线,不可逾越,不可背离。“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从反面判断,“也”字加强否定判断语气,就是强调君王治国,如果确保百姓丰衣足食,老有所养,居有所安,一定称王天下,所向无敌。“然而”是表示转折和强调,句末语气词“也”字呼应这种语意,整体突出孟子的思想:养民而存,保民而王,自古及今,概莫能外。“非我也,岁也”“非我也,兵也”两个句子均是描述梁惠王的思想态度,肯定判断与否定判断对举,于梁惠王而言立场坚定,是非分明;于孟子而言,类比巧妙,击中要害,批驳君王,毫不留情。句中“也”字无疑加强了肯定和否定的语气,让人感受到孟子的爱憎态度和思想锋芒。
(三)“矣”字已然,语尽情长。“矣”字作为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已然情况,前面文句陈述的事情已经完成,或者已经过去。文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句末一个“矣”字,其实就表明梁惠王治理国家,已经尽心尽力了。他感到欣慰、释然,甚至自豪、自炫。“矣”和“耳”不同,“耳”表示截止语气,表示事情终止,带有不满、不屑、不悦之类的意味。比如句子“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字面意思说逃跑五十步的人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两者实质都是逃跑,都是不光彩的行为。梁惠王这样说表明他意识到逃跑的不光彩,对这种行为不屑、不满,自己更不会如此作为。而孟子讲这个笑话,正是要告诉他,实际上他和邻国国君的行为就是五十步者与百步者一样的行为。文中几个句子:“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句中四个“矣”字均是句末语气词,表示已然,即某种情况已经实现或某些目的已经达到。不存在疑问,不带有感叹意味,不带有截止语气,只是如实陈述一件事情已经完成。四个“矣”字句铺陈四种情况,表明君王治国,如果多管齐下,养民教民,势必达到称王天下的目的。这是毋庸置疑、铁板钉钉的,语意明了,语气强烈,全在四个“矣”字当中。
可以思考,将文章第五自然段排比句中的三个“也”字换作“矣”字,将第六自然段排比句中的四个“矣”字换作“也”字,是否可以?显然不行。“也”字与“矣”字表达的语气截然不同。比如“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句中“也”字表示肯定语气,如果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吃不完。这是一种假设的情况,也是一种必然的情况。“也”字增强了这种肯定、必然的语气。换作“矣”字,则表示陈述语气,表示事情已经完成,显然不吻合句子的意思。再比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这个句子也是一种假设,但是更有一种对于未来某种蓝图的展望与勾勒。翻译过来就是,五亩大的宅院,周围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品的衣服了。显然,“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是假设条件,“五十者可以衣帛矣”是结果,是可以实现的蓝图。“矣”字含有感叹、向往的语气。“也”字不能传达这种语气。
阅读文言文,一定不可忽略虚词,类似“之”“乎”“也”“矣”这些虚词,附着在句子之后,辅助实词表情达意,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细细分辨,需要通过朗读来品味语气、语态、语势,需要通过品味、咂摸来感知语词背后的情思意韵。虚词不虚,意味丰厚,回味不尽,值得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