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首战告捷
- 情满大三线:建筑工匠的情怀
- 王新生 魏建华 王添明
- 9774字
- 2021-04-28 17:31:23
沙丘深处的窝棚
连绵沙丘无穷尽,光波粼粼耳边鸣。疾风时挟雷雨至,尘雾弥迷难知北。在顺着西伯利亚袭来的寒风方向,沉淀着那回天无力的腾格里沙漠一隅,注定着要发生一次生产革命,发生一场国家意义上的军工储备库生产工程潮涌——
刚从河北带着建设大军下火车不久的赵卷章书记,站在那处显眼的无名高地上仔细地观察着,沙丘上长着稀疏矮小的荆棘,那斜坡上还有一道道波纹,周围平静得让人没有一丝欲望,但人本能地渴望着绿色和树木,火烧云映红了蔚蓝色的天空,刚走过去,脚印就被风吹散了,好像故意让人们不要走那重复的路。
跟随赵卷章书记的几位施工大队的书记和队长伫立在那处制高点上,遥望远方的枣园公社被一片翠绿影罩,脚下是一望无边的沙漠,远处是生机勃勃的绿洲和星罗棋布的村庄,两者交相映衬,呈现出苍凉而勃发的色彩。
这对初来乍到的河北建筑工人来说,有点上前线的味道,这支队伍就像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有点“西迎项羽三千阵,今日先施第一功”的气势。工友们的脚板不论走到哪里,都有浪漫和梦想。因为赵卷章和几位施工队负责人,胸中有大义,心里有祖国,肩上有责任,身前有乾坤。
面对这一望无际的沙漠,仿佛看见烟波浩渺的大海,眼前有的地方光平如镜,有的地方波光粼粼,漫步在沙海中,如同审视着凝固的大海,细细地品味着沙漠的雄浑和细腻。
沙漠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风景,每天都在变幻着不同的景色:今天人们在沙漠中行走、嬉戏,留下了一行行足迹和一块块痕迹,夜晚一阵风吹过后,不但可以修复昨天的景色,还可以缔造出新的更加奇妙的景观。
登高远眺,优美逶迤的沙山就像是大海掀动的波澜卷起千堆雪浪,蜿蜒起伏,雄姿奇伟;俯瞰足下,沙漠的沟沟壑壑、点点滴滴,宛如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千姿百态。沙漠里的每一个奇妙的景致,不需要人为刻意地雕饰,它是大自然中完美的奇迹,在建筑工人眼里时时充满了诗情画意。
那列从河北开出的火车,一路向西奔驰不息,经首都北京,横穿内蒙古草原进入宁夏境内,过银川、青铜峡火车站后,停在茫茫戈壁大漠深处的一个小车站。从此,注定着这块土地上将要发生故事——感天动地的故事。
经过近三十个小时的长途跋涉,这批有二百多名支援三线建设的建设大军下车,时间已是第三天下午五时左右,工人们已筋疲力尽,虽然他们一路高歌,唱着“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但当下车看到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后,不由得打了一个寒战!他们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有的说是甘肃,有的说是宁夏,还有的说,宁夏不就在甘肃吗?有的还说,反正都在大西北,不管是甘肃还是宁夏都一样,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你就待着吧!这时有个工人大声喊道:甭争了,这不是写着宁夏“枣园车站”几个大字吗?下车的一些工人还说,车上还有一起来的工人,将步行五六里路到另一个工地“一七七”。听说下一站叫“石空车站”,那个车站稍大一点,停车时间稍长一点,说是还要加水。
在枣园车站下车的二大队二百余名工人,按公司和当地部队指引,来到一个番号叫“五三六”的军工储备库场地。这个工程是国家战备物资储备库,是严格保密的军工项目,军工项目场地有五百多亩土地,西面是一片看不到边的戈壁,北面是平缓起伏的土石山,裸露的土石山常年沉睡在贺兰山余脉的西头,东面是从银川向兰州方向的茫茫沙滩,南面是包兰铁路和通向中宁县城方向的绿色平原。军工储备库的北半部分主要建军备库,南半部分是军备库生活区,主要建办公楼、职工宿舍等生活设施。厂址从大环境讲,符合靠山隐蔽的要求,即北面是山,南面是平原,中间是东西走向的包兰铁路,便于运输,交通方便,一旦打起仗来,回旋余地大。
工人们到达工地后,立即放下行李,跟随领队来到部队食堂门前就餐。提前到达的先遣队员已为工人们准备好了晚饭,炊事员已将热腾腾的馒头、花卷和肉丝面端上来放在几张大桌子上,工人们纷纷拿着自带的大搪瓷碗、白瓷缸和饭盒等各式各样的盛饭器具排队打饭。他们打上饭菜蹲在山坡上边吃边说,不知是长途跋涉的辛劳和饥饿,还是几天来一直坐火车吃饼干和零食,没吃上一顿可口饭菜,他们感到来宁夏吃的第一顿晚餐特别香,可口入味,倍感温暖。这时,一位部队炊事员端来一大盆羊肉臊子面,尽管个别人吃起来感觉有点膻,不习惯,但大多数人感到还不错,很有异乡风味。吃过晚饭,工人们就按领队王师傅的安排到先遣队临时建造的简易窝棚休息。
夜幕降临,戈壁滩一片寂静。工人们按照领队分配的临时搭建窝棚住下后,抓紧洗漱休息。洗过脸后感到火辣辣的,皮肤干燥,欲破欲裂,很不舒服。有些工人嘴角已裂开小口子,明显感到这里的气候和唐山、天津等地不一样。在老家因为靠近海边,气候湿润,脸上不抹油没关系,但到了这个地方,脸上不抹油,皮肤很快会裂出小口子,他们后悔应在唐山、天津多买些抹脸油带来。可能是一路在车厢里的颠簸疲劳,工人们睡在窝棚里柔软的麦草上,觉得很舒服,特别是麦草散发出来的阵阵麦香,使人精神放松,畅快和惬意,不一会儿,工人就睡着了,有的很快入梦乡,开始打起鼾来……
4月,乍暖还寒,特别是夜里的寒气更重,到凌晨四五点钟,窝棚远处的人家鸡鸣狗叫声划破夜空,有的工人被吵醒,连吵带冻再也睡不着了。他们惊奇地发现,透过窝棚上搭建的芦苇帘子,可以看见满天星斗在眨眼,原来窝棚周边只搭设了一层芦苇帘子。
天亮后,工人们起来纷纷找领导,反映芦苇帘子太薄,既透亮又透风,冻得人一晚上睡不着。大队党支部书记王幼慈、队长许成禄连忙给大家解释说,由于时间紧,先遣队几个工人就在山坡上挖出一条沟,把麦草铺上,搭上人字形窝棚,再挂上苇帘就搭成临时窝棚。
这里是西北干旱地区,春天很少下雨,甚至半年下不了一场雨,所以临时住个十天半个月没什么问题。由于工程要求进度快,过不了几天就会有仓库建成,大家就不用再住窝棚了。
工人们七嘴八舌说个没完,总觉得队里这样做太草率。其实,大队的两位领导一夜也没睡着,几次冻醒,也当了一夜“团长”,紧缩一团,只好硬着头皮等天亮再想办法。
大队领导也知道只考虑了不下雨,却忽视了这里是腾格里沙漠的边缘,是个风口,大风一旦刮起,形成的沙尘暴席卷半个宁夏,最严重的时候要从贺兰山一直跨过黄河刮到六盘山余脉的固原三营。
果不其然,第三天就刮起了沙尘暴,当天亮时,工人们爬出被窝,脸上的沙子积了一层,眼睛都睁不开,被子上的沙子也积了厚厚的一层,工人们开玩笑地说:“光被褥就抖掉二斤沙子,这还不算裤裆里的沙子!”
皇家建筑“御林军”
地处枣园公社的“五三六”工地没有大山,属于平缓丘陵地貌,极其缺水,山上光秃秃的,看不见草和树木,工人们施工时先挖出地沟,砌好石基和砖墙,盖好仓库后再回填沙土。从远处和山上看是一片丘陵,工程的隐蔽效果很好,分不清哪个是丘陵,哪个是仓库,符合三线建设工程“靠山隐蔽”的要求。这种隐蔽工程对质量要求非常严格,不能因为隐蔽,看不见埋在地下的毛石基础和墙体就可以马虎,蒙混过关。
公司和大队领导在大小会上多次强调,军工储备库建设关系备战、备荒,准备打仗。工程越是隐蔽,越要引起大家高度重视,抓好质量,抓好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至今仍然健在的八十岁高龄的李兰英师傅,每当提起当年刚刚到宁夏施工的第一个代号为“一七七”“五三六”军工工程时,心情非常激动。他说:那时讲质量不是喊在嘴上,而是要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每一个工程质量的细节上。
李兰英记得很清楚,他在这个工程建设中负责放线和打木桩。施工中有一栋仓库在复查中发现外墙差两厘米,这时墙已砌了一米高,虽然要填埋,但排长要求必须推倒重砌,这件事对工人们的震动很大。工地上有两个师傅砌完一段墙后,差了两厘米便草率收工,他们在返回驻地的路上越想越不对劲,心里很不踏实,起初认为虽然砌成的墙体差了两厘米,土一埋什么也看不出来,只要他俩不说谁都不知道,最后细细想想,觉得不能干昧良心的活。
俗话说,人哄墙一时,墙哄人后患无穷,甚至墙倒人完蛋。于是,他俩吃过晚饭,背着其他工友悄悄来到工地,挖开埋填土,拆掉了那段一米多高的墙重新砌好后再填上土。后来他们在班排会上主动讲了这件事,使全队职工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兰州军区知道这件事后,专门在报纸上作了报道,赞扬了“七茵二”公司抓工程质量的典型事迹,号召部队要向“七茵二”公司工人学习。公司党委书记赵卷章还多次在职工大会上讲这件事,教育公司职工要警钟长鸣,建好百年工程,以实际行动和优良工程向宁夏人民和军队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中宁“一七七”“五三六”军工储备库,工程从1965年4月开工到1967年6月竣工,工期两年两个月,共建各种大小仓库八十余栋,累计十七万多平方米。其中,“一七七”军工项目因工作量小干了一年多就胜利竣工,竣工后,一部分工人继续参加“五三六”施工。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还从一、三、五大队抽调突击队员充实二大队,同时每竣工一个项目都由甲方(军方)和乙方(施工方)组成联合验收组进行验收,做到不放过任何环节和差错,特别要听取甲方的意见,直到甲方满意为止。
公司工人对工程质量的严格要求和对技术一丝不苟的精神受到了军方代表的高度赞扬,也引起了军方代表的兴趣和关注。军方代表认为,七茵二公司工人砌石、砌砖很有章法,特别是砌石基础墙美观大方,艺术好看,除赞扬之外,他们还专门打听七茵二公司这支队伍来自何方?原来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后来他们通过多方打听调查才知道,原来“七茵二”公司这支队伍的许多工人都是来自唐山等城市,他们的祖辈号称皇家建筑“御林军”。
二大队瓦工排长冯景润和技术员邸金俊,他们祖上在河北就是砌墙和砌石墙体的两大家族。早在河北唐山市,他们就各带领几支瓦工队伍建了许多著名工程,如唐山钢厂、开滦煤矿等,多次受到建设单位和上级的表扬和奖励。他们的祖上在唐山、丰润都是工匠世家,早在清朝就是皇家遵化清东陵的建筑工匠。
当年康熙皇帝和慈禧太后都葬在东陵,皇家建东陵时对技术要求非常严格,砌石基和清水墙是他们的祖传手艺,从此,两家名扬河北、天津和唐山一带。解放后,河北唐山市建筑公司收编了这几家能工巧匠,两家共有百余人,在河北省唐山等地出了名,在建设秦皇岛海滨别墅、疗养院、中央办公区时,这些人成了专家,名扬河北,至今秦皇岛仍然可见的风格各异的欧式、俄式、北美式建筑,都与河北唐山市等建筑公司分不开。这也是公司党委书记赵卷章多次在河北省建工局津津乐道公司辉煌历史的话题和资本。
后来赴三线建设宁夏,宁夏城乡建委领导也多次提到区建三公司在河北的这段历史,更给赵书记脸上增光添色,也使他更加爱慕他所带领的这支建筑施工队伍,他为这支队伍在宁夏的发展壮大中付出毕生的智慧和心血,临终时还念念不忘区建三公司辉煌历史和成绩,再三嘱咐儿子和大女婿,要继承和发扬区建三公司的这种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作风,把第二故乡宁夏建设好,把河北人建设宁夏的故事记下来,代代相传。
要不是天亮得早 就被活埋了
宁夏的天气多变,尤其是三四月,说变就变,反复无常,上午还是晴空万里,阳光灿烂,下午竟是黑云密布,沙尘飞扬,晚上的风沙刮得更大,把人都可以吹跑。还没等大会战开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从腾格里沙漠和阿拉善盟刮来,袭击了半个宁夏,由于中宁是风口,受影响最大最直接。因临时搭建的窝棚不够住,从一大队抽调来的突击队员马永江和另外三名青年工人就睡在靠近窝棚的一个沙丘旁。晚上十二点过后,沙尘暴越刮越大,他们四个人就紧靠在一起,抵御沙尘暴的袭击。他们把各自的大衣压在被子上,并在褥单子四个角压上大石头,以防被风沙吹跑。这场肆虐的沙尘把他们四个人整整折腾了一个晚上,大约后半夜才睡着,四个人的被子、身子都被沙子埋了,只剩下四个脑袋还露在外面,脸上也被沙子盖了一层,只有两只眼睛还能转动,表明他们还活着。
天刚发亮,没等他们四个人翻起身来,就听见几个老师傅大声叫喊,快救人,可能从一大队赶来的马永江那几个人被沙子埋了,只听见工人们一边叫,一边抢刨被沙尘埋的四个工人。这时马永江和其他三个工人才被喊叫声惊醒,他们从沙子堆里翻起身,并与前来刨沙子的工人们一起寻找衣裤,衣裤已被沙尘暴卷走。
后来马永江因工作需要被调到公司机关,每当想到此事就感到后怕,他常对工友风趣地说:“要不是天亮得早,工人们赶来刨沙子,我们四个人早就被沙子活埋了!”
经过半个月的前期准备工作,建设“一七七”“五三六”军工储备库大会战拉开帷幕。按照三线建设“先生产、后生活”的工作方针和要求,第二、四施工大队兵分两路:第四施工大队进入石空储备库施工;第二施工大队和相关施工队人员进入枣园储备库施工。
立夏时节,“五三六”枣园储备库开工动员大会先期召开。走进会场,清楚地看到主席台上方写着醒目的红底黑字:“七茵二公司会战枣园军工储备库动员大会”。
左边门柱上写着:“蓝天当被地当床,戈壁沙滩建库房”。
右边门柱上写着:“天上刮风当电扇,地上下雨当流汗”。
会场上彩旗飘扬,锣鼓喧天。高音喇叭不时播放出高亢有力和动听的歌曲:“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咱们工人有力量,每天每日工作忙,嘿!每天每日工作忙,盖成了高楼大厦……”工人们像过节一样,个个喜气洋洋,精神抖擞。
第二施工大队第一瓦工排排长张作辑这天早上刚刚刮完满脸的胡须,显得特别精神。他是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县人,工匠世家,祖宗三代都是瓦工,他已经是六级瓦工了,练就了一身熟练的瓦工技术。他一米七五左右的个头,年龄三十七八岁,看上去体魄魁梧强壮,一双浓眉大眼,黑黝黝的大方脸,透着丝丝红润,说话嗓门高,做起事来雷厉风行、干练麻利。
动员大会由公司副经理王元主持,他是天津人,大高儿,身材魁梧,一副大圆盘脸,从河北到宁夏一直分管材料供应、成本核算等工作,他待人热情,工作认真,关心职工,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工人们有什么事都愿意向他反映和倾诉。上午九时,当他操着浓重的天津音调宣布“七茵二公司枣园军工储备库大会战动员大会开始”,顿时,会场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工人们精神抖擞,热血沸腾。接着他一一介绍了参加动员大会的军队和公司的领导。
由于枣园军工项目是公司刚到宁夏后建设的第一个项目,公司党委要求来宁之前刚刚组建的领导班子成员都要出席这次动员大会。动员大会的第一项内容是党委书记兼经理赵卷章讲话。赵书记动情地说:“今天是个好日子,是我们七茵二公司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号召,奔赴三线建设宁夏承接的第一个国防军事工程项目,党和部队对我们寄予殷切期望。刚到宁夏,大家虽然有点不适应,特别是宁夏早晚温差大,风沙大,气候变化大,环境较差,比不上沿海唐山、天津等地区,但是我们建筑工人有克服困难的信心、意志和力量,我们要学习大庆‘铁人’精神,蓝天当被地当床,沙漠深处盖厂房,宁掉几斤肉,也要按期拿下军工储备库,打响赴宁建设第一个战役,保质保量完成建设储备库的光荣任务,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赵书记的讲话,表达了工人们的心声,极大地激发了工人们的革命热情。二大队党支部趁热打铁,把工人激发出来的热情及时引导到做好本职工作,完成公司交给的各项工作中。张作辑通过召开各班组长会议,早已胸有成竹地把工作计划提前安排妥当。
与此同时,另一名木工排王排长指挥木工排和相关的工种、师傅开展各自的配合工作。于是来宁后的第一场建设军工储备库的大会战在枣园工地全面展开。
砌墙的捷径和秘诀
工地西边的木工棚发出刺耳的电锯声,工地东边四个瓦工排砌石基础,混凝土搅拌机发出轰鸣声,工地中央主席台上的高音喇叭里不时传来高亢有力的歌曲声:“咱们工人有力量,每天每日工作忙,嘿!每天每日工作忙,盖起高楼大厦……”在山谷中回响,整个工地一派热气腾腾的劳动竞赛场面。这一切张作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有好长时间没看到这种劳动场景。这场景仿佛把他带到两年前还是在唐山建筑工地开展瓦工砌墙比赛,他荣幸获得瓦工比赛第一名,并光荣地出席了唐山市劳动模范、突击手代表大会。在那些个如火如荼的火热的劳动竞赛的日子里,他是那样的高兴,那样的自豪,那样的幸福,他为自己作为工匠世家出身并成为青年瓦工劳动模范、突击手而激动,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干不完的事业,作为一名建筑工人,能为建设祖国添砖加瓦,他感到无比光荣和幸福!
时光如梭,转眼两年多了,今天竟在异地他乡——奔赴三线,为建设枣园军工储备库继续发光发热,把青春献给党和人民,那个年代“学雷锋”“学焦裕禄”的情景像电影一样又一幕幕浮现在他的眼前……
正当张作辑回想当年火热生活的情景时,忽然听到瓦工二排周师傅大声喊:“砌歪了,把上面几块砌歪的石头拆掉重砌!”这时张作辑正站在砌歪石墙工人不远的地方,他走近细看了一下说:“小刘,别着急,砌石墙要苦干加巧干,虽然石头不整齐,但要用我们的技术把它们砌齐、砌美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能图省事,一定要拉直线看线砌墙。周师傅说了上面几块石头要重砌,我看与其重砌那几块石头,倒不如推倒重新砌。砌石墙就像做人,首先要把基础打好,一开始就要按线砌,不能歪,才能把石墙砌正砌结实,同时要把水泥砂浆填满填实,才能石稳墙牢。”后来在张作辑排长和周师傅的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小刘砌石墙技术提高很快,不但砌得好,灰浆饱满,而且缝也勾得整齐美观,在大队砌石墙技术比赛中被评为技术能手,还出席了公司瓦工、木工技术比武劳动竞赛表彰大会并获得“瓦工技术能手”称号。
砌墙是最能鉴别瓦工技术水平的一项工作,当然砌石墙、抹灰、打水泥地面也很重要,也有很多技术含量,但砌墙是最基本、最关键的瓦工技术。经过三至五年学习实践锻炼的青年瓦工一般都可以上墙砌砖,但遇到高楼大厦和大的厂房、烟囱,就有一定难度,就不能单独操作,当然负责技术工作的领导也不会轻易把这样的活交给你,你也不敢接。这种活技术要求高,一般瓦工师傅因砌墙技术和吊线技术不高,容易产生偏差,即便是技术高的师傅也不敢掉以轻心,而且要勤吊线,勤靠尺板,精心操作,万万不可凭经验和感觉。
人们往往认为高耸云天的大厦和烟囱不可思议,担心会不会砌歪倒下来,外行的人怀疑,杞人忧天,而内行的瓦工则不以为然,万丈高楼之所以不歪不倒,关键是瓦工师傅要学会用好砌砖的吊线锤和五尺靠线板,要砌三层砖一吊(用线锤),砌五层砖一靠(用尺板),同时要按照皮数杆标识的尺度把握砖缝的厚度,确保四面墙角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
总之,砌一段墙就要靠上尺板用线锤吊,看直了还是歪了,确保垂直度,这就是砌墙的秘诀或者说是秘密武器。一般瓦工师傅犯的第二个毛病是,普通墙可以砌直,但往往用砖不当,只用新砖、好看的砖,因此要学会搭配用砖,充分利用各种砖块和边角料,既保证质量又不浪费砖块。一般瓦工师傅犯的第三个毛病是砌墙时用的砂浆要么不饱满影响黏结度,要么过多而浪费。这只有靠多练习多实践才能克服,熟能生巧。当然这里面还有个人的悟性和技巧,为什么有的青年工人干了三至五年技术提高很快,被评为四、五、六级瓦工,可以跑大墙,而有的只能评个二、三级瓦工,只能背里子,这就是人与人之间掌握和运用技术水平的差别。
说起瓦工技术,二队排长张作辑在这方面就有独到之处,他砌墙技术很高,干活快而且干得利落干净,又能保质保量。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他和六级瓦工师傅丁文彬、冯景润等总结并提出了“三一砌砖法”,即“一块砖、一铲灰、一手按”的方法,对促进公司提高砌墙水平、节约时间和节省砖块与砂浆,保质保量完成砌墙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作辑和丁文彬、冯景润等高级工匠所总结的“三一砌砖法”,通俗地讲,就是砌墙时要记住要领,腿要站稳,不能来回乱动,特别是左脚,只能前后拉动,不能左右摆动,手中的大铲,只铲一铲灰(不多也不少,恰到好处),砌一块砖,中途不能再换另一块砖,用手按一次就搞定,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约了砂浆,还保证了速度和质量。一般的师傅砌砖时往往不是铲一铲灰,而是铲两铲灰甚至三铲灰,砌完后按几次或敲几次,甚至中途看砖砌得不好,重新换砖,既浪费时间和砂浆,又影响了速度和质量。可见“三一砌砖法”是多么的有效实用,也正因为如此,他和丁文彬、冯景润等师傅曾荣幸地参加了唐山钢厂、开滦煤矿等重要工程和北京人民大会堂建设,成为一代瓦工的榜样,工匠世家的传人。
戈壁沙漠也有绿洲
8月,秋高气爽,瓜果飘香。在张作辑排长施工最繁忙的时候,突然接到赴公司开会的通知,他放下手头工作,向指导员交代了眼前几项紧急工作后,于第二天一早便乘车渡黄河,路经中宁到公司驻地青铜峡镇开会。自4月到宁夏,他一心扑在紧张的施工中,几乎同外界失去了联系,整天就在戈壁沙滩的枣园储备库忙碌着。
早上天一亮,张作辑就早早起床,简单地吃完早饭后乘部队军用卡车赶往青铜峡镇。
汽车向南行驶,车刚开出几里路,就看到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和星罗棋布的村庄一闪而过,枸杞园里的红枸杞压弯枝头,在微风中点头致意,仿佛在欢迎路过的客人;苹果园里的苹果、青枣虽然没有成熟,但已散发出阵阵清香……
眼前塞上江南的风光,令张作辑惊奇、陶醉,原来在离风沙弥漫的戈壁沙滩不远的地方,到了秋天竟然如此美丽,令人耳目一新,醉人心田。
转眼汽车已行驶到黄河岸边,准备渡船到对岸中宁县城。因为张作辑是从靠近包兰铁路的施工工地向南行驶,到了黄河渡口北岸,他和司机赶忙跳下车,同车一道渡船到南岸。站在渡船上,他放眼望去,滔滔黄河水流湍急,但平稳无浪,一望无际的黄河两岸都是绿油油的庄稼,稻田、果园和蓝天、白云、汽车、渡船浑然一体,如诗如画,真是塞上江南名不虚传。他感到眼前的情景是那么样的优美、醉人,家乡唐山虽然美丽,但宁夏这里有山、有水、有沙,这样的美景还没见过。
张作辑开始欣赏宁夏,一股热爱宁夏、建设宁夏的暖流涌遍全身,扎根宁夏、贡献青春的思想不知不觉地萌生出来。他憧憬着明天和未来,心想以后干脆将爱人和孩子一起从河北接到宁夏,或许将在宁夏度过后半生,把青春和子孙献给宁夏,在这里把工匠世家的瓦工技术传给子孙,为建设大西北,为建设美丽的宁夏贡献聪明才智……
忽然听到船工大声喊:“船到岸了,大家不要慌,人先上岸,然后车再上岸,大家要注意安全,听指挥。”
就在这一个小时左右的乘坐渡船过河的所见所闻中,张作辑看到到了河岸美景,脑海里浮现出了许多想法和感受,要不是船到岸有人喊,他不知要在这渡船上想出多少美好的事情……
他们渡过黄河,军用卡车前进了几十分钟就到了中宁县城。自到宁夏近半年来,除了在工地忙于施工外,还没见过宁夏的县城是什么样,快到县城的郊外路上,离县城越近,村庄越多,枣树越来越多,枸杞园越来越多,压弯枝头的红枸杞,令人振奋和陶醉,这就是名扬中华的枸杞之乡——中宁,这就是养育了中华儿女的母亲河——黄河。他觉得到了宁夏开阔了眼界。
来到中宁县城,张作辑与司机和老乡转完了只有四条街的县城后,在一个小饭馆吃了一锅具有特色风味的中宁炖土鸡后继续赶路,过了恩和、鸣沙后便进入山路。由于山路路基不平,沙尘飞扬,赶到公司驻地青铜峡镇已到晚上。
张作辑参加完在青铜峡镇召开的公司会议后,于第二天立即回到枣园工地并召开了职工大会,及时传达了公司党委书记、经理赵卷章在会上强调的三条意见:第一,各施工大队要切实抓好来宁后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特别要做好家属支援三线建设的思想工作,使赴宁职工更好地安心工作,为建设宁夏做出贡献;第二,要关心职工生活,办好职工食堂,使远离家乡的上千名职工每天都能吃上热乎乎的可口饭菜;第三,要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和措施,发扬工匠精神,保质保量完成宁夏政府和有关部队交给的三线建设施工任务。
其他施工大队参加会议的领导也分别回到自己的工地传达了公司的会议精神和公司关于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倡议。由于第二、第四施工大队分别施工的枣园、石空工地都是建设军工储备库,工作性质和任务基本一样,两个施工队职工又离得很近,经常在一起走动交流,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斗,终于在1966年6月胜利完成了军工施工任务,取得了公司赴三线建设宁夏第一个战役——中宁石空、枣园“一七七”“五三六”军工储备库的可喜成绩,受到自治区政府和兰州驻宁部队的表彰奖励,部队还为二大队送来了“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红色锦旗和部队饲养的两头刚宰杀的肥猪,张作辑等三名劳动模范还受邀参加了该部队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交流了七茵二公司第二施工大队建设中宁“一七七”“五三六”军工储备库经验和军民共建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