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经,古今有何不同
- 王骥撰
- 1246字
- 2024-11-28 18:16:40
第八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今本45章)
【帛书复原本】
大成若缺〔一〕,其用不弊;大盈若盅〔二〕,其用不穷。大直如屈〔三〕,大巧如拙,大赢如绌〔四〕。躁胜寒,静胜热。清静,可以为天下正〔五〕。
【楚简本】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盅,其用不穷。大巧若拙,大盛若诎,大直若屈。噪胜苍,青胜燃,清静为天下定。
【今本】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对比说明】
复原本与今本有5处不同,突出的是(或其他说明):
1.“大盈若盅”的“盅”字,帛书甲本为“”,帛书整理小组释文为“冲”,帛书乙本与今本等版本均为“冲”,傅奕本、范应元本等版本均为“盅”,“冲”通“盅”,同时又与楚简相同,所以这里取用“盅”字更符合古貌。
2.“大赢如绌”句,今本等版本无此句,帛书甲本为“大赢如㶧”,帛书整理小组注释为“㶧即讷字之误”,难圆其说;帛书乙本只剩一“绌”字,严遵在《老子指归》中说“是以赢而若绌”,由此推断,帛书甲本的“㶧”应该是“绌”的误写。所以,这里取用乙本的“绌”,即欠缺、不足的意思。
3.“其用不弊”的“弊”字,帛书甲本为“幣”,帛书乙本毁损,傅奕本、范应元本等版本为“敝”,王弼本(今本)、河上公本、严遵本等版本为“弊”。这里取用“弊”字。
4.“静胜热”句,帛书甲本为“靓胜炅”,帛书乙本缺失,学者与传世诸本大多校勘为“静胜热”。不过,也有人采用楚简的释文(参见第52页脚注),还有人认为本应为“靓胜炅”。待考。
5.“清静,可以为天下正”的“清静”,帛书甲本为“请靓”,帛书乙本缺失,学者与传世诸本大多校勘为“清静”。不过,也有人采用楚简的释文(参见第52页脚注),还有人认为本应为“请靓”,意思是表里如一,即内在有慈爱、有本领,外在有魅力的人,就能成为天下人都拥护的统治者。待考。
【译文】
最成功的事情,把它看似存在缺陷,它的作用就不会有弊端;最充盈的东西,把它看似空虚,它的作用就不会穷尽。最正直的东西好似弯曲,最灵巧的东西好似笨拙,最丰盛的东西好似欠缺。运动能够战胜寒冷,安静能够避免燥热。清静无为,才可以统治天下。
【注释】
〔一〕大成:最为完满、最为成功。
〔二〕盅:古时盛酒或茶的一种器皿,器物虚空,比喻空虚。
〔三〕屈:曲。
〔四〕绌(chù):欠缺、不足。
〔五〕正:同“政”。
【阐释】
我们从三个层次来看待老子在本章中的观点和思想。
第一层,参考学者任继愈的观点:“老子认为有些事物表面看来是一种情况,实质上却又是一种情况。表面情况和实际情况有时完全相反。”
第二层,完美的人格和成就,不在外形上显露,而为内在生命的含藏内收,所以有“大直如屈,大巧如拙,大赢如绌”的情况。
第三层,在事物盛极的情况下,只有看到它的缺陷,才能避免物极必反,避免事物衰败下去,所以才有“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盅,其用不穷”。
这三个层次对治理天下的领导者尤其重要,若没有这种认识,很可能一不小心铸成大错。所以,老子最终将文章收在“清静,可以为天下正”的主题上,便是这种用心与告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