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的“关键期”

宝爸宝妈请回答

请猜猜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比起儿童,成人学习外语有更多的优势。什么时候开始学外语,不是学好外语的必要条件。

B.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外语学习越早越好,如果错过了语言关键期,就再也学不好外语了。

语言学习到底有没有“关键期”

有个网友问我:“我家宝宝8个月了,想早点让他开始学英语,请问什么时候开始比较好?”

很明显这位家长是个有远虑的人。我惭愧地回忆起我家孩子8个月的时候,我整天不是忙着喂奶,换尿片,就是祈祷晚上能睡个整觉。

我是这么回答这位妈妈的:

“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学英语,怎么学英语,要看孩子的学习目的和家庭的具体情况。是为了以后出国留学移民,还是为了18年后上中国一流大学,12年后上本市的一流中学,抑或是因为英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世界语言,希望孩子今后能自如地和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交流沟通?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来选择具体的方法和路线。”

可这个家长的问题里有个“早”字,颇值得回味。是不是透露出一个被普遍认同的想法,就是外语学习越早,效果越好?或者显示出当下中国教育的一个特点,因为优质资源有限,所以要早开始,尽可能占领先机?

如果是前者,实际上是在问询英语学习有没有“关键期”。是为了保证学习效果,不然就是“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那我就从语言研究的历史来梳理一下学界对英语学习“关键期”的争论。

“语言关键期”的论战

“关键期假想”曾经在“母语习得”的领域中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美国语言学家Lennerberg在1967年提出,发展语言能力的关键期从5岁左右开始,到青春期结束,也就是大脑功能侧化完成之前。

有两个著名的个案,当年这个流派的大牛常常拿出来讲。第一个是一位叫吉妮的美国女孩。她1958年出生,很快她的父亲就认为她“有问题”,把她关起来,与外界隔绝,殴打并虐待她。1970年11月4日,她被洛杉矶当局发现并解救出来。可当时13岁的她已没有基本的语言能力,走起路来也和平常人不一样。她被解救之后,接受了一系列的治疗和研究,可是她的语言能力一直没有恢复。

吉妮的故事还经常用来与电影《野孩子》中所讲述的“埃维伦的维克托”的故事相提并论。维克托(1788—1828年)是一个在法国发现的野孩子。人们发现他的时候,估计他大概是12岁,处于青春期。在多次被收留又逃跑之后,他最终被医生伊塔尔收养,并起名为维克托。伊塔尔医生花了5年的时间来教育维克托,可是最后没有成功,维克托除了会说几个简单的词语外,不能同人类用语言交流。(伊塔尔医生的这段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启迪了后来的“蒙式教育”理念。)

除了这样的个案外,当时的动物实验和对残障人士的研究也似乎都指向同一个原因——大脑生理的变化。学者们认为在青春期结束的时候,一旦大脑侧化完成,语言能力就停滞了。如果错过了这个时间,人一生都无法发展语言能力。所以,按照这个理论,应该在青春期结束前开始语言学习。

“关键期”的关键不是时间

但是,后来研究“二语习得”[3]的学者们对这个“关键期假想”并不认同6。因为他们逐渐意识到语言不仅仅是一种生理功能,也是一种植根于社会的文化行为。

1978年,哈佛大学出版社整理出版了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维果斯基通过观察正常孩子在平常游戏中使用的语言和工具发现:儿童的认知过程不只是与大脑功能有关,更是个人生理特征与社群互动的成果,即儿童不但依靠自己的生理能力来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也通过与他周围社会环境的互动发展认知能力。比如,在和长辈的会话和游戏中,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注意到新的语言,模仿新的发音……从而一步步提高自己的技能。儿童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或与世隔绝的深山里,他们与周遭人群的互动提供了大量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维果斯基离开冷冰冰的实验室,关注真实情景中的认知过程,他的观察和推论把认知科学推向新高度。简而言之,孩子的成长不只是依靠DNA,依靠大脑的某个区域,依靠智商,也依靠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社会互动,比如,对话,游戏,交流,体验。他的理论深刻地影响了之后的心理学研究和语言研究。

如果把二语习得看成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那年龄就不是唯一的因素。“关键期假想”显得有点单薄了。

特别是2003年英国学者David Block出版The Social Turn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后,二语习得被广泛地视为一种由社会和文化介导[4]的行为。随之而来的实证研究显示,影响二语习得的其他重要元素还包括学习动机、理念、态度、个人经历,等等。这些因素以及年龄和二语习得都相关,但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

我们的世界正变得多样化,以前那种单一的、直线的、非黑即白的二元理论也正淡出语言学界。

2016年5月我去听了一个埃克塞特大学Monika Schmid教授的讲座7。她的EEG[5]研究显示二语儿童比成年人对语言错误(比如德语中的变格)更敏感,但7岁和17岁被试人群的数据没有区别。而且,这种敏感度也同母语和二语之间的距离有关。对比母语中有阴阳变格的儿童和母语中没有这个语言特征的儿童,她的研究发现前者对二语中的此类错误有明显反应,而后者却没有,他们的反应跟成年学习者没什么两样。这个研究显示,外语学习至少有两个变量:学习的年龄,一语和二语的距离(相似度)。至于孰轻孰重,有待更多的研究。或者,还有其他我们没有发现的变量?

即使是一部分仍然认同“语言关键期”的二语习得研究者,也同意学习语音、词汇、语法的关键期都不是在一个时间点上。从现今的文献上看,年龄对发音的影响最大,但也和语言的种类和使用者的水平有关。比如,有一个研究发现,在加拿大生活的意大利裔居民,如果他们在生活中主要使用英语,那他们的意大利口音就不明显;但主要使用意大利语的人则在讲英语时明显带有口音。8而所谓词汇和语法习得的关键期则不明显,或大大延后,甚至没有区别。

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在2018年做了一项关于外语学习关键期的最新量化研究。他们基于网上670 000人的语法测试结果,并运用了电脑模型分析数据的方法,试图解码“语法学习有没有关键期”这个谜题。他们的主要发现是:外语语法学习的关键期延续到17~18岁,数据显示18岁后出现拐点。原因可能是生理性的,也有可能是社会原因(如工作学习的压力)和文化原因(如自认为年纪大了就学不好外语了)。他们认为如果在10岁前学习外语,语法能力更有可能接近母语者9。正在看这本书的家长朋友是不是都松了一口气?

其实,较之幼童,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学习外语的优势也很突出。比如,他们有更清晰的内在动机,更强大的分析能力,能更多地受益于从母语学习中掌握的策略。可以说,什么时候学习外语都不晚。

回到文章开头提问的家长,她有充足的时间来考虑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要学英语;来尝试什么样的方法更适合自己的孩子。不必急急忙忙地跟随大流去补课,去报班。可以对市面上的课程和材料做一些分析比较,对自己的孩子多一些观察和聆听。适合自己孩子的才是最好的,适合语言学习规律的方法才能持久。

聪明爸妈知道啦

语言学习不受年龄的限制。除了年龄外,还有很多影响英语学习的因素,比如,社会经济环境,教学方法,友情和爱情。

不同的年龄阶段学习英语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婴儿期对声音特别敏感,幼儿期学习发音特别快,自控力和关注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评判语言能力的标准

时至今天,不少家长的目标是孩子的英语水平与同龄的英美国家孩子持平。这是不是一个现实的目标,孩子的中英文达到何种程度才算是真正的“双语儿童”呢?

简单地说,双语者就是能熟练使用两种语言的人。在中国出生的孩子,如果在家里讲一种方言(比如粤语、苏州话)或一种少数民族的语言,在学校里说普通话,称之为“双语儿童”也不为过。

就人数而言,当今世界上,只说一种语言的人是少数,大多数人能说两种以上的语言10。而在未来的世界里,只会说一种语言的人也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人会说两种甚至多种语言。所以你的孩子成为双语者是大概率的事情。

但如果父母期望的是孩子成为精通中英文的双语者,那就涉及语言能力的定义了。

首先,语言能力是个不断循环发展的能力。大多数时候,它是螺旋上升的;但也有下降的可能。比如,出国留学几年,不少人觉得自己的中文说得不流利了,找不到最恰当的某个词了,或者写作没有文采了。原因很简单,一是因为用得少了,二是因为受到另一个语言的影响(或者说“磨蚀”)。作家斯蒂芬·金在他的On Writing: A Memoir of the Craft一书中说过写作就是个手艺活。任何一个技能,不练习就会退步;语言也是这样的。我们的大脑“不进则退”。哪个部分用得少了,对应的那个能力就会退步。

其次,语言能力是一个统称,可以进而细分成听、说、读、写等能力。比如有一位汉学家安迪毕生研读中文经典,他的阅读能力和汉语专业知识超过了普通中国人,但他说话时有口音,说话速度比不上对门的张大妈。而外国网红本,用中文讲冷笑话很拿手,但如果让他写一篇中文论文,就把他难住了。那么,安迪和本,哪一位的中文能力更厉害?换句话说,怎样确定这两位的外语水平呢?

类似的问题也困扰了欧洲人很多年。众所周知,欧洲是个多语言的大陆,怎么来确定一个人的多种语言能力是个难题。令人欣喜的是,21世纪初语言学家和教育专家制定了“欧框”,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思路和工具。“欧框”一建立就被欧洲人广泛应用,然后推广到全世界,也影响了中国的英语教学。很多大学甚至中学的语言课程就是按照这一框架来设置和考核的。“欧框”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国际通用的语言能力教学和测试的标准。比如,剑桥大学设置的少儿英语考试、商务英语考试,雅思考试,还有中国最新的英语水平考试都已经对接“欧框”。这样不管你参加的是哪个考试,你的语言能力都可以跟“欧框”的6个级别相对应。

“欧框”把语言的各项技能分成了6级(见附录五),从最低的A1到最高的C2。其中,A1是起步级,A2是初学级,B1是中级,B2是高级,C1是熟练级,C2是精通级。

跟托福、GRE这类量化测试不同,“欧框”的评判标准不是量化的,而是以“(我)能……”这样的能力描述来界定。

来,让我们看一个描述阅读能力的例子:

“Can understand a wide range of long and complex texts,appreciating subtle distinctions of style and implicit as well as explicit meaning.”(能理解不同类型、长而复杂的文本,欣赏不同文体间的微妙区别,体会明确的和隐含的意思)

你能达到吗?那恭喜你了,你的阅读水平就到了C2,精通级。按照这条标准,我看很多微博上的中国读者的中文都还没有达到“理解字里行间的微妙涵义”的水平。所以这也说明了“以母语者为榜样”这种说法的不靠谱。

我们再来看一个对写作能力的描述,请猜一下这是哪个级别?

“Can write personal letters and notes asking for or conveying simple information of immediate relevance,getting across the point he/she feels to be important.”(能够写私人信件和便条,询问或表达直接相关的简单信息,突出重点。)

嗯,如果你的英语能达到这个地步,你的写作水平是B1,中级。回忆一下,你在学了几年英语后,是否达到了这个水平?

这些当然只是诸多能力描述中的两个例子。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语言能力的多个方面以及对它们的评判是动态和具体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分数或者词汇量就可以概括的。关键还是要看在具体场景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掌握英语需要多长时间

一个学习英语的儿童要达到“欧框”的6个级别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呢?这也有现成的答案。下面是英国剑桥大学学术英语部根据“欧框”提供的一个估算。11

1200小时的意思是1200个授课时间或是有指导的学习时间。一般来说,一个小时的授课时间需要搭配一到两个小时的自学或练习时间。也就是说,一个学习者达到英语精通级C2需要2400~3600小时。远远低于大家熟知的“一万小时定律”。可现在一个中国孩子,至少学12年英语,为什么听说读写还没有达到C2的水平呢?原因不是学得太少,而是学习方法或者说教学方法存在问题。有的孩子学得很早,可很快便失去了兴趣。有的孩子五六岁甚至上小学后才正式接触英语,却进步很快,乐在其中。关键并不是早早出发,赢在起跑线,而是在不同阶段的英语学习方法是适合的,有效的。

从学习ABC到精通英语是一个不断接近完美的过程,也是一个去往新世界的长途旅行。如果能掌握正确的方法,就能少走弯路,欣赏到更多更美的风景,保持愉悦的心情。

聪明爸妈知道啦

双语儿童是指能熟练使用两种语言的孩子。

世界上的大多数人能说两种以上的语言。

语言能力包含听、说、读、写、翻译、文化交际等各个方面。这些细分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总的来说,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学好英语也许只要3600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