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愈心理学:新编实用心理自助手册(案例应用版)
- 鲁芳
- 2832字
- 2020-08-26 13:49:49
第四节 清洗罪恶感
一、案例
肖某最近常常感到苦恼,经常被一股莫名的罪恶感所控制,不能专心做其他的事情。有一回,他不小心说了一句话,想到有可能让父母难过,想打电话给他们道歉,但已经很晚,又害怕打扰父母休息,便一直压抑着这种情绪,彻夜难眠,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打电话过去道歉,才知道其实父母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还有一回,他在单位和同事一起吃饭时,感觉和小刘比较亲近,而当时旁边还有一个小王,肖某后来就觉得后悔,我为什么当时没有和小王多说话呢?他一定是生我的气了,然后就陷入无限的悔恨和自责之中。第二天他主动和小王搭讪,才知道小王并没有因此而生气。
肖某说,其实他自己也知道每次的担心和罪恶感都有点多余,但他就是会不由自主地被这种罪恶感控制。此前,肖某曾在网上看到某公司员工跳楼的新闻,又看到报纸上关于该公司员工工作环境的报道,他发现关于该公司员工跳楼的新闻报道似乎一直都没有间断过,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报纸就某公司员工在车间工作的情况做了详细报道,揭露了该公司员工的恶劣工作环境。比如车间24小时不间断运转,员工们每周要工作六天,一天的工作时间有时候是12个小时;加上长时间地站立工作,很多员工开始双腿肿胀;更有一些未满18岁的员工。而且他们的居住条件不好,大多都是居住在工厂园区的宿舍楼里,拥挤不堪,以往的跳楼事件就发生在这里……更有一个案例,说的是该公司的一个员工在加工产品时设备突然爆炸,造成该员工身上皮肤几乎全部被灼伤,虽然做了抢救工作,但仍然没能逃出死神的魔掌。
肖某看后觉得异常愤慨,他的罪恶感再次迸发,要知道他和女友使用的就是该公司的手机,为此,他感到深深自责,常常被罪恶感捆绑,他觉得自己对不起该公司的员工,对不起很多人……
后来,肖某无意间在网站上发现了一个联名抵制该公司展品的活动,该活动还呼吁要重视对其员工的保护,肖某果断参与其中,并将自己和女友正在使用的该公司产品丢掉,坚决拒绝使用该公司的产品,同时也反对身边的人再选购。此外,肖某还一度做出一些疯狂的举动——只要看到有人拿着该公司的产品等,不管认识或不认识,他都会上前讲述该公司员工跳楼的事情,试图让对方放弃购买和使用。他说,自从那次看到报道之后,内心就一直被罪恶感控制着,认为自己有罪,必须通过某些行为进行赎罪,才能获得心安。
二、展开罪恶感的清洗行动
肖某的罪恶感很强烈,他会因为生活中的一点小事而感到愧疚,产生罪恶感,感觉自己完全被控制了,难以自拔。罪恶感其实也叫“道德恐惧症”,是一个人有意或无意产生的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或者因为曾经做错过事,担心受到谴责而产生的一种极度不安和耻辱的自我感觉。
罪恶感其实是人类的所有感觉中最为痛苦的一种,一旦被罪恶感控制,就会饱受折磨,产生一系列诸如焦虑、抑郁、愤怒、羞愧等不良情绪。有的人会因为担心伤害了别人而有罪恶感,也有的人会因为自己做了坏事或错事而有罪恶感,感觉胸口有一块大石头,令其无法呼吸、寝食难安,情绪失去控制,似乎整个人就要发疯了一样。
心理学家认为,罪恶感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个体发觉自己做错了,认为自己有罪过;第二个阶段是认为自己根本不该这样做,完全否定了这件事的正确性;第三个阶段是因为自己做了错事而认定自己就是个罪人,导致自我评价扭曲。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其实都有不同程度的自我牵连倾向,严重时会导致对客观事件的评价和判断完全内化,把所有和自己无关的事情都看作与自己有关。实际上,很多事情也许并没有很严重,只是我们的想象力过于丰富,将其影响力扩大化了。
当一个人的罪恶感越来越重时,便会发展为无助感。事实上,罪恶感的三个阶段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完全是当事人强加于自己的。如果错了,承认错误就行了,对于已经做了的事情,再怎么悔恨和自责都没有什么用,重要的是不要一错再错;然后要学会原谅自己,学习成长,与其总是活在过去的阴影里,不如抬头往前看,更何况许多事情和感觉都是子虚乌有的,我们的感觉不一定正确,对于不正确的自我认知和感觉就要果断地抛弃;最后,要勇敢地面对这种罪恶感。
关于罪恶感的清除方法,心理学中有一个“麦克白效应”,在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作品《麦克白》中,那位杀死了国王的夫人几乎每天晚上都要梦游,并在梦游中不断地擦洗自己的双手,希望能够洗掉心中难以消除的罪恶感。也许很多人会认为,这种做法简直太愚蠢,罪恶感怎么可能用洗手的方式就消除了呢?但是,美国芝加哥西北大学的一位行为学教授通过实验发现,罪恶感确实能够被“洗掉”。
该教授组织了四项研究调查,分别对一批志愿者进行以探寻罪恶感与清洗自身之间的关系为主题的实验。
在第一项实验中,实验人员把60位志愿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让他们回忆自己过去所经历的一些道德的和不道德的事,并且要尽可能详细地讲述一下当时的情况以及他们的情绪变化。然后,研究人员让他们做一个填字游戏,即在被去掉了几个字母的单词中重新填写字母,组成一个新的单词,比如“W _ _ H, SH _ _ ER, S _ _ P”。
结果发现,那些回忆了道德事情的志愿者填写的是“WISH, SHAKER, STEP”,这些是与“清洗”无关的词语;而那些回忆了不道德事件的志愿者们填写的则是“WASH, SHOWER, SOAP”,这些是与“清洗”相关的词语。
第二项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们心理上的罪恶感是否会引起行为上的“清洗”活动。研究者告诉志愿者说,他们是在参与一项关于笔记和性格的实验研究,要求大家抄写一篇由实验人员提供的小故事,而这些故事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助人为乐的故事,一类是损人利己、不道德的故事。然后,研究人员让这些志愿者们做一份调查报告,看看他们在抄写完毕后最想要哪些物品,结果发现,那些抄写了损人利己、不道德的故事的志愿者们明显更想要肥皂、清洁剂等清洁用品。
研究者接着上一个实验进行了第三项研究,即给那些志愿者们提供了一次自行选择小礼物的机会,备选的礼物中有消毒毛巾和铅笔。显然,那些抄写了损人利己、不道德故事的人更倾向于选择消毒毛巾。
以上三项实验均证明了罪恶感和清洗行为之间的关联,罪恶感促使人们不由自主地想去清洗自己,那么,清洗行为会不会真的能够降低人们的罪恶感呢?
在第四项实验研究中,接受实验的志愿者们被要求讲述一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道德的事情,然后允许其中一部分人洗手,另一部分人不洗手。结果发现,那些没有洗手的人在接下来报告自己的情绪状态时,都使用了和道德相关的词汇。
当研究人员问及,是否愿意无偿帮助其他人完成另外一项实验研究时,没洗过手的人则更倾向于做无偿帮助。也就是说,那些洗过了手的人会倾向于拒绝,因为他们心中的罪恶感已经得到了补偿,降低或者消除了;没有洗过手的人就因为内心的罪恶感依旧存在,而希望通过帮助他人而获得补偿。
由此可见,罪恶感会促使人们做出一些清洗行为,反过来,清洗行为也确实能够消除一定程度的罪恶感。所以,如果你的心中常常有罪恶感,除了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之外,还可以通过清洗行为得到补偿,冲澡或者洗手、洗衣服或者洗床单等。在进行该类清洗活动的同时,心灵也得到“清洗”。